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多孔石墨烯修饰电极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与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1页
    1.1 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危害第13页
    1.2 农药检测方法第13-15页
        1.2.1 光谱法第14页
        1.2.2 色谱法第14页
        1.2.3 生物芯片技术第14页
        1.2.4 酶抑制法第14-15页
        1.2.5 生物传感器法第15页
    1.3 酶传感器法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1.3.1 电化学酶生物传感器第15-16页
        1.3.2 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第16页
        1.3.3 酶的固定化技术第16-17页
            1.3.3.1 吸附法第16页
            1.3.3.2 交联法第16页
            1.3.3.3 共价结合法第16-17页
            1.3.3.4 包埋法第17页
        1.3.4 电极修饰材料概述第17-18页
            1.3.4.1 金属纳米材料第17页
            1.3.4.2 半导体纳米材料第17页
            1.3.4.3 离子液体第17-18页
            1.3.4.4 碳纳米管第18页
            1.3.4.5 石墨烯第18页
    1.4 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第18-21页
第二章 KOH活化法制备多孔石墨烯及其在西维因检测中的应用第21-33页
    2.1 引言第21-22页
    2.2 实验部分第22-24页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2-23页
        2.2.2 氧化石墨烯(GO)的合成第23页
        2.2.3 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烯(pRGO)的合成第23页
        2.2.4 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的制备第23页
        2.2.5 电化学分析过程第23-24页
        2.2.6 米氏常数的测定第2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4-31页
        2.3.1 pRGO的表征第24-25页
        2.3.2 不同电极的阻抗第25-26页
        2.3.3 AChE-pRGO-CHIT/GCE的电化学行为第26-27页
        2.3.4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27-28页
        2.3.5 ATCl传感器的标准曲线第28页
        2.3.6 抑制时间对抑制率的影响第28-29页
        2.3.7 西维因的检测第29-30页
        2.3.8 生物传感器的酶活性恢复第30页
        2.3.9 生物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第30-31页
    2.4 结论第31-33页
第三章 HNO_3刻蚀法制备多孔石墨烯及其在西维因检测中的应用第33-41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实验部分第34页
        3.2.1 仪器与试剂第34页
        3.2.2 GO的合成第34页
        3.2.3 用HNO_3合成多孔石墨烯(PRGO)第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39页
        3.3.1 AChE-PRGO-CHIT/GCE的电化学行为第34-36页
        3.3.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36-37页
        3.3.3 ATCl传感器的标准曲线第37-38页
        3.3.4 抑制时间对抑制率的影响第38页
        3.3.5 西维因的检测第38-39页
        3.3.6 生物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第39页
    3.4 结论第39-41页
第四章 三维介孔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西维因检测中的应用第41-49页
    4.1 引言第41-42页
    4.2 实验部分第42页
        4.2.1 实验试剂第42页
        4.2.2 三维介孔石墨烯(m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2页
        4.2.3 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的制备第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48页
        4.3.1 AChE-mRGO-CHIT/GCE的电化学行为第42-44页
        4.3.2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44-45页
        4.3.3 ATCl传感器的标准曲线第45-46页
        4.3.4 抑制时间对抑制率的影响第46页
        4.3.5 西维因的检测第46-47页
        4.3.6 生物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第47-48页
    4.4 结论第48-4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5.1 总结第49页
    5.2 展望第49页
    5.3 创新点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62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4-65页
承诺书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孔不锈钢基氧化铝膜对水溶液中Cr(Ⅵ)和Cd(Ⅱ)的去除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EPDM制麦设备数字化设计平台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