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式转换的超声导波检测成像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纲要 | 第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超声导波检测基础理论 | 第14-30页 |
2.1 波的分类 | 第14-17页 |
2.1.1 体波 | 第14-16页 |
2.1.2 表面波 | 第16-17页 |
2.1.3 导波 | 第17页 |
2.2 自由板中导波理论 | 第17-22页 |
2.3 导波传播理论 | 第22-24页 |
2.3.1 导波传播特点 | 第22页 |
2.3.2 频散方程求解 | 第22-24页 |
2.4 模式转换理论 | 第24-25页 |
2.5 信号处理理论 | 第25-28页 |
2.5.1 匹配跟踪算法MP理论 | 第25-27页 |
2.5.2 互相关性算法理论 | 第27页 |
2.5.3 椭圆定位及成像理论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压电晶片激励Lamb波声场研究 | 第30-40页 |
3.1 压电晶片 | 第30-31页 |
3.2 压电晶片激励和接收Lamb波实验及模拟 | 第31-34页 |
3.2.1 压电晶片激励和接收Lamb波实验 | 第31-32页 |
3.2.2 有限元压电模型 | 第32-33页 |
3.2.3 半解析压电模型 | 第33-34页 |
3.3 电极面积对压电晶片声场影响 | 第34-37页 |
3.3.1 电极面积对时域波形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2 电极面积对Lamb声场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3 电极面积对频域波形的影响 | 第37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37-40页 |
第4章 超声导波检测实验 | 第40-56页 |
4.1 实验系统 | 第40-43页 |
4.1.1 实验装置及材料选择 | 第40-41页 |
4.1.2 超声导波优化 | 第41-43页 |
4.2 铝板中缺陷的超声导波检测 | 第43-49页 |
4.2.1 铝板中超声导波的激励和接收 | 第43-45页 |
4.2.2 铝板中缺陷超声导波检测成像研究 | 第45-49页 |
4.3 复合板中缺陷的超声导波检测 | 第49-52页 |
4.3.1 复合板中超声导波检测 | 第49-51页 |
4.3.2 复合板中缺陷成像研究 | 第51-52页 |
4.4 互相关性算法研究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超声导波检测有限元仿真 | 第56-64页 |
5.1 有限元建模 | 第56-59页 |
5.1.1 有限元理论 | 第56-57页 |
5.1.2 ABAQUS参数设置及模型建立 | 第57-59页 |
5.2 超声S0导波检测铝板中缺陷 | 第59-62页 |
5.2.1 S0导波有限元模拟结果 | 第59-60页 |
5.2.2 铝板中缺陷超声导波检测成像研究 | 第60-62页 |
5.3 本章小节 | 第62-6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