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9-26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9-24页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9-20页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20-23页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23-24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2.2.1 环境经济学理论 | 第24页 |
2.2.2 环境成本会计理论 | 第24-25页 |
2.2.3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 | 第25-26页 |
3 环境成本控制理论分析 | 第26-30页 |
3.1 环境成本的含义及分类 | 第26-27页 |
3.1.1 环境成本的含义 | 第26页 |
3.1.2 环境成本的分类 | 第26-27页 |
3.2 环境成本控制的含义与特征 | 第27-28页 |
3.2.1 环境成本控制的含义 | 第27页 |
3.2.2 环境成本控制的特征 | 第27-28页 |
3.3 环境成本控制的原则和必要性 | 第28-30页 |
3.3.1 环境成本控制的原则 | 第28页 |
3.3.2 环境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 第28-30页 |
4 山西焦煤集团环境成本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0-36页 |
4.1 山西焦煤集团及其环境成本构成 | 第30-31页 |
4.1.1 山西焦煤集团概况 | 第30页 |
4.1.2 山西焦煤集团环境成本构成 | 第30-31页 |
4.2 山西焦煤集团环境成本控制现状 | 第31-34页 |
4.2.1 山西焦煤集团环境成本支出情况 | 第31-33页 |
4.2.2 山西焦煤集团环境成本控制基本情况 | 第33-34页 |
4.3 山西焦煤集团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34-36页 |
4.3.1 环境成本控制目标的问题分析 | 第34页 |
4.3.2 环境成本控制原则的问题分析 | 第34页 |
4.3.3 环境成本控制机制的问题分析 | 第34-35页 |
4.3.4 环境成本控制方法的问题分析 | 第35-36页 |
5 山西焦煤集团环境成本控制的改进方案 | 第36-42页 |
5.1 确立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 第36-37页 |
5.1.1 环境成本控制目标的确立 | 第36页 |
5.1.2 环境成本控制原则的确立 | 第36-37页 |
5.2 完善环境成本控制机制 | 第37-39页 |
5.2.1 完善环境成本控制激励机制 | 第37-38页 |
5.2.2 完善环境成本控制反馈机制 | 第38页 |
5.2.3 完善环境成本控制利益机制 | 第38-39页 |
5.3 改进环境成本控制方法 | 第39-40页 |
5.3.1 采用基于生命周期法下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法 | 第39页 |
5.3.2 采用基于阶段控制法下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法 | 第39-40页 |
5.4 加强环保思想意识与能力素质的培养教育 | 第40-42页 |
5.4.1 加强集团环保思想的教育与宣传 | 第40页 |
5.4.2 加强集团环境成本控制能力与素质的培育 | 第40-42页 |
6 山西焦煤集团环境成本控制改进方案的实施 | 第42-52页 |
6.1 基于确立的目标原则与机制的环境成本控制实施 | 第42-43页 |
6.1.1 环境成本控制目标实施 | 第42页 |
6.1.2 环境成本控制原则实施 | 第42页 |
6.1.3 环境成本控制机制实施 | 第42-43页 |
6.2 基于生命周期法的环境成本控制实施 | 第43-47页 |
6.2.1 产品设计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 | 第43-44页 |
6.2.2 产品生产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 | 第44-46页 |
6.2.3 产品销售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 | 第46-47页 |
6.3 基于阶段控制法的环境成本控制实施 | 第47-52页 |
6.3.1 事前控制——进行环境预评价 | 第47-49页 |
6.3.2 事中控制——进行清洁生产 | 第49页 |
6.3.3 事后控制——实施污染专项控制 | 第49-5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