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生防菌盾壳霉LaeA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5页
    1 核盘菌研究进展第12-14页
        1.1 菌核病的危害第12页
        1.2 核盘菌的生物学特性第12页
        1.3 菌核病的防治第12-14页
    2 盾壳霉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2.1 盾壳霉的生物学特性第14-15页
        2.2 盾壳霉与核盘菌的互作研究第15-16页
            2.2.1 重寄生作用第15页
            2.2.2 溶菌作用第15-16页
            2.2.3 抗菌作用第16页
    3 LaeA及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6-24页
        3.1 VelB/VeA/LaeA复合体第16-17页
        3.2 LaeA的发现第17-19页
        3.3 LaeA结构及细胞定位第19页
        3.4 LaeA的功能及调控机理研究第19-24页
            3.4.1 LaeA调节丝状真菌次级代谢第19-20页
            3.4.2 LaeA调节丝状真菌形态发育第20-21页
            3.4.3 LaeA可能通过染色体修饰参与转录调控第21-24页
    4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4.1 研究意义第24页
        4.2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盾壳霉Lae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25-3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5-30页
        1.1 试验材料第25-26页
            1.1.1 供试菌株第25页
            1.1.2 主要试剂第25-26页
            1.1.3 主要仪器设备第26页
        1.2 试验方法第26-30页
            1.2.1 核酸提取第26页
            1.2.2 盾壳霉LaeA基因(CmlaeA)同源序列的克隆第26-27页
            1.2.3 盾壳霉LaeA(CmlaeA)基因全长及侧翼的克隆第27-30页
            1.2.4 盾壳霉 LaeA(CmlaeA)基因表达模式第3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2.1 盾壳霉LaeA(CmlaeA)的克隆第30-31页
            2.1.1 盾壳霉LaeA(CmlaeA)同源序列的克隆第30-31页
            2.1.2 盾壳霉LaeA基因(CmleaA)的全长及启动子序列克隆第31页
        2.2 盾壳霉LaeA基因(CmlaeA)序列分析第31-33页
        2.3 盾壳霉LaeA(CmlaeA)基因表达模式第33-34页
    3 讨论第34-35页
第三章 盾壳霉CmlaeA基因的功能研究第35-47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5-42页
        1.1 试验材料第35-36页
            1.1.1 供试菌株第35页
            1.1.2 主要试剂第35-36页
            1.1.3 主要仪器设备第36页
        1.2 试验方法第36-42页
            1.2.1 原生质体的制备第36-37页
            1.2.2 CmlaeA敲除和互补转化子的获得第37-41页
            1.2.3 敲除转化子和互补转化子表达量检测第41-42页
            1.2.4 敲除转化子和互补转化子生物学特性分析第42页
            1.2.5 敲除转化子和互补转化子疏水性检测第4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2.1 CmlaeA敲除和互补转化子的筛选第42-44页
        2.2 CmlaeA突变体的表达量分析第44页
        2.3 CmlaeA敲除和互补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第44-45页
        2.4 CmlaeA对盾壳霉菌丝疏水性的影响第45-46页
    3 讨论第46-47页
第四章 CmlaeA对盾壳霉重寄生作用和抗生作用的影响第47-6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7-52页
        1.1 试验材料第47-48页
            1.1.1 供试菌株第47页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第47-48页
        1.2 试验方法第48-52页
            1.2.1 突变体转化子和互补转化子寄生核盘菌能力检测第48-49页
            1.2.2 盾壳霉重寄生相关酶活性分析第49-52页
            1.2.3 盾壳霉产生抗真菌物质(AFS)检测第5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2-59页
        2.1 CmlaeA对盾壳霉重寄生作用的影响第52-55页
            2.1.1 CmlaeA对盾壳霉寄生核盘菌菌丝的影响第52-54页
            2.1.2 CmlaeA对寄生核盘菌菌核的影响第54-55页
        2.2 CmlaeA对盾壳霉重寄生相关酶产生的影响第55-58页
            2.2.1 CmlaeA对盾壳霉胞外蛋白酶产生的影响第55-56页
            2.2.2 CmlaeA对盾壳霉葡聚糖酶产生的影响第56-57页
            2.2.3 CmlaeA对盾壳霉几丁质酶产生的影响第57-58页
        2.3 CmlaeA对盾壳霉产生抗真菌物质的影响第58-59页
    3 讨论第59-61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61-63页
    1 结论第61-62页
    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4页
附录1 试验方法、培养基及试剂第74-85页
附录2 本试验所涉及的引物序列第85-86页
附录3 本试验克隆得到的序列第86-89页
附录4 本试验涉及到的载体第89-91页
致谢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渤海宗教信仰研究
下一篇:东北地区八旗满族著姓家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