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及容错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8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多相电机驱动系统概述第15-19页
        1.2.1 多相电机的定义和分类第15-16页
        1.2.2 多相电机数学建模第16-17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双三相电机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分析第19-26页
        1.3.1 双三相电机控制策略第19-22页
        1.3.2 双三相电机PWM技术第22-23页
        1.3.3 双三相电机过调制技术第23-25页
        1.3.4 双三相电机容错控制第25-26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2章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第28-57页
    2.1 引言第28页
    2.2 多相电机绕组磁动势分析第28-31页
        2.2.1 对称多相绕组的磁动势第28-30页
        2.2.2 不对称多相绕组的磁动势第30-31页
    2.3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第31-39页
        2.3.1 自然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32页
        2.3.2 定子电感分析第32-35页
        2.3.3 双三相电机变换矩阵第35-37页
        2.3.4 基于矢量空间解耦的数学模型第37-39页
    2.4 双三相电机矢量控制第39-47页
        2.4.1 谐波子平面电流分析第41-43页
        2.4.2 四维电流矢量控制的电压调制范围第43-44页
        2.4.3 实验验证第44-47页
    2.5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第47-56页
        2.5.1 数学模型第48-49页
        2.5.2 六相逆变器电压矢量第49-50页
        2.5.3 基于开关表的直接转矩控制第50-52页
        2.5.4 电压矢量的修正第52-54页
        2.5.5 仿真与实验结果第54-56页
    2.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3章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PWM策略研究第57-79页
    3.1 引言第57页
    3.2 四矢量SVPWM算法第57-61页
        3.2.1 四矢量SVPWM算法的简化计算方法第59-60页
        3.2.2 四矢量SVPWM算法的固有缺点第60-61页
    3.3 三相解耦PWM策略第61-66页
        3.3.1 三相解耦SVPWM算法第62-63页
        3.3.2 双零序注入PWM算法第63-64页
        3.3.3 双零序注入PWM算法与四矢量SVPWM算法的联系第64-66页
    3.4 五桥臂逆变器双零序注入PWM算法第66-78页
        3.4.1 最大母线电压利用率实现策略第68-71页
        3.4.2 母线电压利用率分析第71-73页
        3.4.3 五桥臂逆变器容错实现策略第73-75页
        3.4.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5-78页
    3.5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4章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过调制策略研究第79-103页
    4.1 引言第79页
    4.2 基于中间矢量的过调制算法第79-98页
        4.2.1 过调制算法 1第81-82页
        4.2.2 过调制算法 2第82-87页
        4.2.3 基于双零序注入PWM策略的过调制算法实现第87-89页
        4.2.4 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第89-98页
    4.3 六相逆变器最大母线电压利用实现策略第98-102页
        4.3.1 最小幅值误差策略第98-100页
        4.3.2 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第100-102页
    4.4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5章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缺相容错控制策略研究第103-127页
    5.1 引言第103页
    5.2 基于滞环电流控制的容错控制策略第103-110页
        5.2.1 功率不变原则第104-106页
        5.2.2 磁动势不变原则第106-109页
        5.2.3 两种控制策略的比较第109-110页
    5.3 基于降维数学模型的双三相PMSM容错控制策略第110-113页
        5.3.1 变换阵的确定第111-112页
        5.3.2 一相开路降维数学模型第112-113页
    5.4 基于正常解耦变换的双三相PMSM容错控制策略第113-118页
        5.4.1 定子铜耗最小方式第114-115页
        5.4.2 最大转矩输出方式第115-116页
        5.4.3 两相开路情况第116-118页
        5.4.4 不同控制方式下的性能指标第118页
    5.5 三次谐波磁势影响第118-120页
    5.6 实验结果第120-125页
    5.7 本章小结第125-127页
结论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40-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个人简历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电源抑制比片上供电系统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Cks2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