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诗学视域中的视像媒介批评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4页
    (一) 课题的缘起第9页
    (二) 课题内容第9-11页
    (三) 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四)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一、媒介与媒介诗学转向第14-22页
    (一) 媒介与媒介社会第14-16页
    (二) 媒介话语与媒介权利第16-19页
    (三) 媒介批评的目的意义第19-20页
        1、阐释媒介的诗性诉求第19页
        2、重构媒介的文学性第19-20页
        3、规范媒介行为活动第20页
    (四) 媒介的诗学化转向第20-22页
二、视像媒介批评的出现第22-28页
    (一) 视像媒介的泛滥第22-23页
    (二) 视像媒介场的文化逻辑第23-25页
        1、视像媒介场的出现不仅是媒介技术更新换代的问题,更彻底改变了现有技术、产业、市场和受众之间的固化关系第23-24页
        2、视像媒介场的出现改变了原本的文化生存模式和审美模式第24页
        3、视像媒介场的出现使得人的情感价值观念越来越受制于媒介第24-25页
        4、媒介场中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及其性情倾向受媒介场的干预第25页
    (三) 视像媒介批评的实践第25-26页
    (四) 视像媒介批评的价值第26-28页
        1、保证社会群体有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第26页
        2、提升视像媒介时代受众的媒介素养第26-28页
三、视像媒介批评的审美标准第28-36页
    (一) 视像的语义性第28-29页
    (二) 视像作品的文学性第29-30页
    (三) 视像媒介的诗学诉求第30-32页
        1、在文学批评和诗学领域里,传播学的诗学转向为视像媒介诗学化提供了必要条件第30-31页
        2、就大众的接受来看,大众审美的提高要求视像传播诗学化、诗意化第31页
        3、社交媒体的兴起促进了角色化、情绪化的视像媒介诗学化发展第31页
        4、娱乐化、休闲化的大众文化消费方式不断警醒要求视像媒介审美化、诗意化第31-32页
    (四) 视像媒介文学场的重构第32-36页
四、视像媒介文学性隐喻案例研究第36-42页
    (一) 表情包文化第36-38页
    (二) 朋友圈文化第38-40页
        1、朋友圈的视像传播方式为其营造了虚假繁荣的假象第39页
        2、视像媒介的使用幻化了社交的可靠性第39-40页
        3、朋友圈的图像化特征导致了群体失语的状态第40页
    (三) 图像小说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后记第45-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钩吻素子抗焦虑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荧光和电化学方法用于小分子和细胞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