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哈尔滨银行经营的改进策略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3 国内外现状研究评述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与本文结构第14-15页
第2章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概况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第15-30页
    2.1 互联网金融定义及其发展历程第15-17页
        2.1.1 互联网金融定义第15页
        2.1.2 发展历程第15-17页
    2.2 主要的模式及特点第17-20页
    2.3 国内发展现状分析第20-23页
        2.3.1 P2P借贷第20页
        2.3.2 众筹融资第20-21页
        2.3.3 第三方支付第21-22页
        2.3.4 金融网销售第22-23页
        2.3.5 产业链金融第23页
    2.4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优劣对比分析第23-24页
    2.5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第24-27页
        2.5.1 对传统银行业负债端的影响分析第24-25页
        2.5.2 对传统银行业资产端的影响分析第25-26页
        2.5.3 对传统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的影响分析第26-27页
    2.6 同业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经验借鉴第27-29页
        2.6.1 拓展互联网金融产品建设第27-28页
        2.6.2 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第28页
        2.6.3 加强信息科技建设和大数据的运用第28-29页
        2.6.4 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第29页
    2.7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哈尔滨银行经营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第30-40页
    3.1 哈尔滨银行发展概况及经营环境分析第30-32页
        3.1.1 哈尔滨银行发展概况第30-31页
        3.1.2 哈尔滨银行经营环境分析第31-32页
    3.2 哈尔滨银行现有优势分析第32-34页
        3.2.1 经营状况分析第32-33页
        3.2.2 经营理念分析第33页
        3.2.3 资产规模分析第33-34页
    3.3 互联网金融对哈尔滨银行业务的冲击第34-36页
        3.3.1 对客户结构的冲击第34-35页
        3.3.2 对收入端的冲击第35页
        3.3.3 对成本端的冲击第35-36页
    3.4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哈尔滨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6-38页
        3.4.1 尚未形成 7*24小时实时服务渠道第36页
        3.4.2 产品结构单一且创新速度较为迟缓第36页
        3.4.3 尚未运用大数据业务办理较复杂第36-37页
        3.4.4 忽视长尾市场客户规模增速放缓第37页
        3.4.5 系统运行不稳界面复杂客户体验差第37-38页
        3.4.6 尚未构建综合一体化金融服务平台第38页
    3.5 问题成因分析第38-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哈尔滨银行经营改进的对策及建议第40-50页
    4.1 实现实时互联提升客户体验第40-43页
        4.1.1 建立并推广手机银行客户端第40-41页
        4.1.2 加大微信银行的推广及使用第41页
        4.1.3 探索直销银行的建设之路第41-42页
        4.1.4 简化流程构建社区金融模式第42-43页
    4.2 加速产品创新关注长尾市场第43-45页
        4.2.1 培养专业化的产品创新团队第43页
        4.2.2 建立全行级的产品评价体系第43-44页
        4.2.3 弱化条线概念实现交叉营销第44页
        4.2.4 进军长尾市场降低服务成本第44-45页
    4.3 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数据运用第45-46页
        4.3.1 培养或引入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第45页
        4.3.2 构建专业化数据分析与挖掘团队第45页
        4.3.3 构建统一登陆平台更换老旧设备第45-46页
    4.4 开展产业链金融服务第46-47页
        4.4.1 建立健全专业化的运营团队第46页
        4.4.2 积极研发多元化的金融产品第46-47页
        4.4.3 挖掘现有企业客户的上下游第47页
        4.4.4 加强风险管理与把控第47页
    4.5 寻求合作机会第47-48页
        4.5.1 寻求与大型电商的合作机会第47-48页
        4.5.2 寻求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第48页
        4.5.3 构建互联网的信用审核机制第48页
    4.6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55页
个人简历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王曲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脱硝系统宽负荷运行方案研究
下一篇:非法流失文物追索的诉讼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