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例草药诱导性肝损伤的初步临床研究
摘要 | 第7-11页 |
ABSTRACT | 第11-16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7-19页 |
前言 | 第19-21页 |
草药诱导性肝损伤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21-26页 |
1. 流行病学 | 第21页 |
2. 国内外常见引起肝损伤的草药 | 第21-22页 |
3. HILI的危险因素 | 第22页 |
4. HILI发病机制 | 第22页 |
5. HILI临床特点 | 第22-23页 |
6. HILI诊断 | 第23-24页 |
6.1 RUCAM量表因果关系 | 第23页 |
6.2 药物再刺激反应 | 第23-24页 |
6.3 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 第24页 |
6.4 整合证据链 | 第24页 |
7. HILI管理和展望 | 第24-26页 |
临床研究 | 第26-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2. 结果 | 第29-44页 |
2.1 人口统计学资料 | 第29-31页 |
2.2 HILI发病趋势分析 | 第31页 |
2.3 用药史 | 第31-38页 |
2.4 临床表现 | 第38页 |
2.5 首次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 第38-40页 |
2.6 RUCAM量表评分 | 第40-41页 |
2.7 病理学检查 | 第41页 |
2.8 肝损伤分级和住院时间 | 第41-42页 |
2.9 治疗与预后 | 第42-44页 |
3. 讨论 | 第44-49页 |
3.1 本组病例人口统计学资料分析 | 第44页 |
3.2 HILI的发病趋势 | 第44-45页 |
3.3 本组病例应用草药的相关特点 | 第45页 |
3.4 HILI的临床表现 | 第45-46页 |
3.5 RUCAM量表 | 第46页 |
3.6 病理学诊断 | 第46-47页 |
3.7 治疗与预后 | 第47页 |
3.8 HILI诊断的难点分析及未来方向 | 第47-49页 |
4. 全文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