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地学论文--环境水文学论文

基于EFDC模型的龙景湖死水区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6页
        1.2.1 水动力学数值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2页
        1.2.2 常用的水动力数值模拟软件第12-14页
        1.2.3 国内外湖库水质保障技术第14-16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第16-20页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3.2 课题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3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3.4 研究来源第19-20页
2 基于EFDC的龙景湖死水区模型构建第20-34页
    2.1 EFDC模型介绍第20-21页
        2.1.1 EFDC模型的功能模块构成及适用范围第20-21页
        2.1.2 EFDC模型的主要输入输出文件类型第21页
    2.2 EFDC模型控制条件及水动力模块使用流程第21-27页
        2.2.1 EFDC模型的主控方程第22-24页
        2.2.2 EFDC模型的水动力方程的离散求解第24-27页
        2.2.3 EFDC模型水动力模块的使用流程第27页
    2.3 龙景湖死水区域选定及网格划分第27-33页
        2.3.1 龙景湖死水区域选定第27-30页
        2.3.2 模型计算区域网格划分第30-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基于EFDC的龙景湖死水区水动力模拟及优化布点第34-52页
    3.1 水动力模拟初始条件及参数设定第34-37页
        3.1.1 水动力模拟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第34-36页
        3.1.2 水动力模拟相关参数第36-37页
    3.2 水动力模型验证第37-47页
        3.2.1 水动力模型启动第38-39页
        3.2.2 流速验证第39-43页
        3.2.3 水位验证第43-47页
    3.3 潜水推流器布点第47-50页
        3.3.1 潜水推流器布点依据第47-49页
        3.3.2 潜水推流器布点优化方案第49-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4 龙景湖死水区水动力及水质影响分析第52-78页
    4.1 龙景湖死水区流场模拟结果分析第52-58页
        4.1.1 方案一的模拟流场分布图及流场分布规律第52-53页
        4.1.2 方案二的模拟流场分布图及流场分布规律第53-55页
        4.1.3 方案三的模拟流场分布图及流场分布规律第55-57页
        4.1.4 确定最优布点方案第57-58页
    4.2 龙景湖死水区实测流场结果分析第58-60页
        4.2.1 方案一实测流场分布图及分布规律第58-59页
        4.2.2 方案二的实测流场分布图及分布规律第59页
        4.2.3 方案三的实测流场分布图及分布规律第59-60页
    4.3 水动力条件对龙景湖死水区水质影响分析第60-77页
        4.3.1 溶解氧变化分析第61-64页
        4.3.2 叶绿素a变化分析第64-66页
        4.3.3 氮磷营养盐变化分析第66-74页
        4.3.4 高锰酸盐指数变化分析第74-77页
    4.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5 结论与建议第78-80页
    5.1 结论第78-79页
    5.2 建议第79-80页
致谢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附录第88-89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88-89页
    B 符号说明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十二烷基酚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合成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牛心坨裂缝性储层深部调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