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缺席审判制度概述 | 第10-13页 |
(一) “缺席”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 “缺席审判”的界定 | 第11-12页 |
1. 与“缺席判决”之区分 | 第11页 |
2. 与“不应诉判决”之区分 | 第11-12页 |
(三) 缺席审判的特征 | 第12-13页 |
1. 诉讼构造单一 | 第12页 |
2. 条件适用特定 | 第12页 |
3. 庭审过程形式化 | 第12-13页 |
4. 救济手段特殊 | 第13页 |
二、缺席审判制度的正当性 | 第13-20页 |
(一) 缺席审判的历史基础 | 第13-16页 |
(二) 缺席审判的法理依据 | 第16-20页 |
1. 诉讼自由 | 第17页 |
2. 程序正当 | 第17-19页 |
3. 诉讼效益 | 第19-20页 |
三、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现状及缺陷 | 第20-33页 |
(一) J 法院近五年的缺席审判现状 | 第21-27页 |
1. 总体概况 | 第21-23页 |
2. 个案分析 | 第23-27页 |
(二) 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现状 | 第27-29页 |
(三) 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缺陷 | 第29-33页 |
1. 立法粗糙 | 第29-31页 |
2. 误解缺席审判制度功能 | 第31-32页 |
3. 违背部分民事诉讼理念 | 第32-33页 |
4. 救济方式不合理 | 第33页 |
四、比较法视野中的缺席审判制度 | 第33-43页 |
(一) 缺席审判制度的两种立法模式 | 第33-35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的缺席审判制度 | 第35-39页 |
1. 程序要件 | 第35-37页 |
2. 实体要件 | 第37-38页 |
3. 救济方式 | 第38页 |
4. 例外 | 第38-39页 |
(三) 英美法系国家的缺席审判制度 | 第39-43页 |
1. 程序要件 | 第39-40页 |
2. 实体要件 | 第40-41页 |
3. 救济方式 | 第41-42页 |
4. 例外 | 第42-43页 |
五、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完善 | 第43-56页 |
(一) 诉讼理念之树立 | 第44-46页 |
1. 平等原则与缺席审判制度 | 第44-45页 |
2. 处分权保护与缺席审判制度 | 第45页 |
3. 辩论主义与缺席审判制度 | 第45-46页 |
(二) 立法模式选择 | 第46-47页 |
(三) 具体制度设计 | 第47-56页 |
1. 程序条件 | 第47-52页 |
2. 实体条件 | 第52页 |
3. 救济方式 | 第52-53页 |
4. 例外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