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7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5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5-17页 |
一、IKBKE调控恶性胶质瘤细胞进展的体外研究 | 第17-34页 |
1.1 实验对象和方法 | 第17-26页 |
1.1.1 实验细胞系 | 第17页 |
1.1.2 实验材料 | 第17-20页 |
1.1.3 实验方法 | 第20-26页 |
1.2 实验结果 | 第26-32页 |
1.2.1 转染IKBKE-shRNA后恶性胶质瘤细胞IKBKE的表达水平 | 第26-27页 |
1.2.2 沉默IKBKE影响恶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集落形成能力 | 第27-29页 |
1.2.3 沉默IKBKE影响恶性胶质瘤细胞的迁移能力 | 第29-30页 |
1.2.4 沉默IKBKE影响恶性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 第30-32页 |
1.3 讨论 | 第32-33页 |
1.4 小结 | 第33-34页 |
二、IKBKE通过Hippo信号通路调控恶性胶质瘤中的EMT | 第34-54页 |
2.1 实验对象和方法 | 第34-38页 |
2.1.1 实验细胞系 | 第34页 |
2.1.2 实验材料 | 第34-36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38-51页 |
2.2.1 IKBKE调控Hippo信号通路及EMT | 第38-44页 |
2.2.2 Hippo信号通路调控EMT | 第44-49页 |
2.2.3 验证IKBKE与YAP1及TEAD2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第49-51页 |
2.3 讨论 | 第51-53页 |
2.4 小结 | 第53-54页 |
三、IKBKE调控恶性胶质瘤细胞进展的体内研究 | 第54-68页 |
3.1 实验对象与方法 | 第54-61页 |
3.1.1 实验细胞系 | 第54页 |
3.1.2 重组慢病毒载体 | 第54页 |
3.1.3 实验动物 | 第54页 |
3.1.4 实验药物与试剂 | 第54-56页 |
3.1.5 实验仪器与器材 | 第56页 |
3.1.6 体内实验方法 | 第56-61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61-66页 |
3.2.1 裸鼠皮下GBM模型 | 第61-63页 |
3.2.2 裸鼠颅内原位种植GBM模型 | 第63-66页 |
3.3 讨论 | 第66-67页 |
3.4 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综述 胶质母细胞瘤中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76-9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个人简历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