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基础理论及试验论文--空气动力学论文--飞机空气动力学论文--机翼空气动力学论文

变后掠翼身组合体的最佳变后掠规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引言第8页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8-9页
    1.3 可变后掠翼飞机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第9-14页
        1.3.1 国外发展状况第9-12页
        1.3.2 国内发展状况第12-14页
    1.4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第14-15页
    1.5 论文各章节安排第15-16页
第2章 变后掠翼身组合体模型建立第16-21页
    2.1 翼身组合体几何外形的参数选择第16-17页
    2.2 翼身组合体机翼参数的生成过程第17页
    2.3 计算机辅助软件CATIA制图第17-19页
        2.3.1 三维模型设计的工具软件CATIA第17-18页
        2.3.2 利用CATIA软件对翼身组合体建模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3章 流体计算基本理论与软件概述第21-32页
    3.1FLUENT计算软件的介绍第21-22页
    3.2 模型前处理的过程第22-24页
    3.3 计算中的求解器第24-27页
    3.4 计算所选用的湍流模型第27页
    3.5 计算结果的保存输出第27页
    3.6 仿真计算结果第27-31页
    3.7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最佳变后掠规律的计算第32-44页
    4.1 模型数据的采集表第32-35页
    4.2 变后掠翼身组合体计算数值的验证第35-36页
    4.3 采用Origin制图软件处理数据第36-37页
    4.4 变后掠翼身组合体的气动特性分析第37-39页
    4.5 最佳后掠角在遗传算法下的全局寻优第39-43页
    4.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高度变化对最佳变后掠规律影响第44-60页
    5.1 遗传算法的产生和发展第44-45页
        5.1.1 遗传算法的产生第44页
        5.1.2 遗传算法的发展第44-45页
    5.2 遗传算法各项参数选取第45-46页
        5.2.1 控制参数的选取第45页
        5.2.2 选择策略第45-46页
    5.3 遗传算法的操作第46-50页
    5.4 利用MATLAB求最佳变后掠规律过程第50-51页
    5.5 高度变化对后掠角的影响第51-54页
    5.6 最佳变后掠规律及验证第54-59页
        5.6.1 最佳变后掠规律第54-57页
        5.6.2 最佳变后掠规律的验证第57-59页
    5.7 本章小节第59-60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60-63页
    6.1 论文总结第60-61页
    6.2 论文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第66-67页
    参加科研项目第66页
    发表论文第66页
    获奖情况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益气强心饮对慢性心衰大鼠AngⅡ、NT-proBNP及Caspase-3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探讨心脑脉康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