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辽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探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5页
     ·研究背景第12-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9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9-20页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20-21页
第2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概述第21-34页
   ·农村养老保险概念界定第21-23页
     ·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21-22页
     ·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22-23页
   ·社会保险相关理论第23-27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第23-24页
     ·福利经济学理论第24-25页
     ·公共产品理论第25-26页
     ·公共服务均等与分配正义理论第26-27页
   ·辽宁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27-34页
     ·辽宁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第27-29页
     ·辽宁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第29-34页
第3章 辽宁省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第34-49页
   ·辽宁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第34-36页
     ·辽宁省初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系统第34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序进行第34-35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第35-36页
   ·辽宁省传统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6-39页
     ·保障水平低、农民参保意识淡薄第36-37页
     ·农村养老保险体系覆盖面过窄第37页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第37-38页
     ·养老金的运行管理不规范第38-39页
   ·辽宁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剖析第39-45页
     ·辽宁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概况第40-43页
     ·制度模式和试点原则第43页
     ·辽宁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体做法解析第43-45页
   ·辽宁省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约因素分析第45-49页
     ·立法保障缺失第45-46页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落实存在难度第46页
     ·集体经济薄弱、基层制度缺乏硬约束第46-47页
     ·政策吸引力不足第47页
     ·制度间有效衔接性差第47-48页
     ·缺乏有效管理机制第48-49页
第4章 国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验借鉴第49-58页
   ·苏州、青岛、东莞三地区试点相关经济指标概述第49-50页
   ·苏州模式:政府主导下的"一个体系、两种办法"第50-53页
     ·苏州模式背景第50-51页
     ·苏州模式的特点第51-52页
     ·苏州模式的总结第52-53页
   ·青岛模式:全覆盖、分层次、政府主导、多元筹资第53-55页
     ·青岛模式背景第53页
     ·青岛模式特点第53-55页
     ·青岛模式总结第55页
   ·东莞模式:政府主导、自愿参加,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第55-58页
     ·东莞模式背景第55-56页
     ·东莞模式的特点第56页
     ·东莞模式总结第56-58页
第5章 辽宁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第58-66页
   ·提高认识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第58-59页
     ·宣传形式多样化第58-59页
     ·建立和完善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第59页
   ·强化政府责任第59-64页
     ·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第59-60页
     ·拓宽社保资金来源第60-61页
     ·专业人才培养第61-62页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第62-63页
     ·加快社会保险立法步骤第63页
     ·强化基金运营管理第63-64页
   ·完善农村家庭养老机制第64-65页
     ·激励传统家庭养老保障第64页
     ·建立农村社区养老机制第64-65页
   ·完善辽宁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外部环境第65-66页
     ·大力发展老年福利事业第65页
     ·促进养老观念的转变第65-66页
结语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下一篇:港口上市公司IPO溢价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