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正当防卫行为的对象细化 | 第9-20页 |
一、正当防卫行为的直接作用对象——人的不法侵害行为 | 第11-17页 |
(一) 人的不法侵害行为之“人” | 第12-13页 |
(二) 人的不法侵害行为之“侵害行为” | 第13-15页 |
(三) 人的不法侵害行为之“不法” | 第15-16页 |
(四) 人的不法侵害行为 | 第16-17页 |
二、正当防卫行为导致的利益受损对象——不法侵害人的利益 | 第17-20页 |
(一) 不法侵害人人身权益受损害 | 第18-19页 |
(二) 不法侵害人财产权益受损害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防卫对象一致时的特殊问题及其处理 | 第20-29页 |
一、无责任能力人能否成为防卫对象 | 第20-23页 |
(一) 理论争议 | 第20-22页 |
(二) 处理原则 | 第22-23页 |
二、动物能否成为防卫对象 | 第23-27页 |
(一) 理论争议 | 第24-26页 |
(二) 处理原则 | 第26-27页 |
三、共同犯罪人能否成为防卫对象 | 第27-29页 |
(一) 理论争议 | 第27-28页 |
(二) 处理原则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防卫对象不一致及其处理 | 第29-36页 |
一、侵害者利用第三人之物进行侵害 | 第29-30页 |
(一) 理论争议 | 第29-30页 |
(二) 处理原则 | 第30页 |
二、侵害者利用第三人之人身进行侵害 | 第30-32页 |
(一) 理论争议 | 第31页 |
(二) 处理原则 | 第31-32页 |
三、防卫人利用第三人之物进行防卫 | 第32-33页 |
(一) 理论争议 | 第32页 |
(二) 处理原则 | 第32-33页 |
四、防卫人利用第三人之人身进行防卫 | 第33-36页 |
(一) 理论争议 | 第33-34页 |
(二) 处理原则 | 第34-36页 |
第四章 防卫对象认识错误及其处理 | 第36-44页 |
一、存在不法侵害前提下的防卫对象认识错误 | 第36-42页 |
(一) 对象的错误——误将第三人当作不法侵害人实施防卫 | 第36-39页 |
(二) 方法的错误——防卫过程中误杀误伤了第三人 | 第39-42页 |
二、误将避险对象当作防卫对象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