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仲裁法论文

仲裁第三人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仲裁第三人概述第12-18页
    一、仲裁第三人概念第12-16页
    二、仲裁第三人与相关概念辨析第16-18页
        (一)诉讼第三人与仲裁第三人第16页
        (二)合并仲裁与仲裁第三人第16-17页
        (三)仲裁当事人变更与仲裁第三人第17-18页
第二章 仲裁第三人制度构建的必要性第18-22页
    一、有关第三人救济途径的现状及缺陷第18-20页
        (一)事前救济途径缺失第18-19页
        (二)事后救济途径问题突出第19-20页
    二、在我国构建仲裁第三人制度的必要性分析第20-22页
第三章 构建仲裁第三人制度的理论分析第22-34页
    一、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的剖析与检视第22-27页
        (一)禁反言原则第24-25页
        (二)公平合理期待原则第25-26页
        (三)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的检视第26-27页
    二、仲裁意思自治原则第27-32页
        (一)对仲裁意思自治原则的解读第28-29页
        (二)意思自治原则的突破与仲裁第三人第29-32页
    三、商事仲裁特征的内在要求第32-34页
        (一)仲裁的经济性与快捷性第32-33页
        (二)仲裁的保密性第33-34页
第四章 仲裁第三人的有关立法与仲裁规则第34-40页
    一、国外与仲裁第三人有关的立法第34-35页
        (一)荷兰第34-35页
        (二)比利时第35页
    二、国外与仲裁第三人有关的仲裁规则第35-38页
        (一)《国际商会仲裁规则》(2012)第35-36页
        (二)《日本商事仲裁协会商事仲裁规则》(2014)第36-37页
        (三)《伦敦国际仲裁院仲裁规则》(1998)第37-38页
    三、与仲裁第三人有关的立法与仲裁规则总结第38-40页
第五章 构建我国仲裁第三人制度的立法建议第40-48页
    一、建立仲裁第三人制度的具体建议第40-45页
        (一)申请主体第40-41页
        (二)决定主体及其衡量标准第41-43页
        (三)仲裁庭的组成第43-45页
    二、仲裁第三人制度的反思第45-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结晶纤维素改性三聚氰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特性研究
下一篇:环境温度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能量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