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及其对当代青年工作启示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青年 | 第15-16页 |
(二)青年工作 | 第16-17页 |
(三)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 第17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形成 | 第19-29页 |
一、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创立 | 第19-21页 |
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发展 | 第21-29页 |
(一)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 第21-23页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 第23-29页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容 | 第29-35页 |
一、青年价值论 | 第29-30页 |
(一)青年职业选择与社会价值目标实现的融合 | 第29页 |
(二)青年理论学习和德行修养的融合 | 第29-30页 |
二、青年成长论 | 第30-31页 |
(一)肯定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 第30-31页 |
(二)重视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影响 | 第31页 |
三、青年教育论 | 第31-35页 |
(一)提出青年成长教育的作用和任务 | 第31-33页 |
(二)注重青年发展的内容和原则 | 第33-34页 |
(三)明确青年工作的思想方法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当代青年工作的特点及主要问题 | 第35-41页 |
一、当代青年工作的特点 | 第35-36页 |
(一)青年工作的社会性 | 第35页 |
(二)青年工作的群众性 | 第35页 |
(三)青年工作的政策性 | 第35-36页 |
(四)青年工作的实践性 | 第36页 |
(五)青年工作的发展性 | 第36页 |
二、当代青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6-41页 |
(一)社会的价值观念混乱,青年的价值困惑不断加剧 | 第36-37页 |
(二)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青年的择业期望消极 | 第37-38页 |
(三)社会收入差距难以消除,青年与社会产生冲突 | 第38-41页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对当代青年工作启示 | 第41-51页 |
一、全面分析青年,正确认识青年 | 第41-43页 |
(一)掌握认识青年的科学立场 | 第41-42页 |
(二)坚持对待青年正确原则 | 第42-43页 |
(三)推动青年理论的创新发展 | 第43页 |
二、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引导青年 | 第43-46页 |
(一)坚持青年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 | 第44-45页 |
(二)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第45-46页 |
(三)促成全社会齐抓共管教育局面 | 第46页 |
三、激发青年动力,实现青春梦想 | 第46-51页 |
(一)坚定理想信念 | 第47-48页 |
(二)增长知识本领 | 第48页 |
(三)锤炼品德意志 | 第48-49页 |
(四)矢志奋斗拼搏 | 第49-51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