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2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游泳已成为当前大众健身的“时尚项目”之一 | 第12页 |
1.1.2 游泳教学方法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的创新 | 第12-13页 |
1.1.3 目标设置可以有效地对儿童进行人格塑造 | 第13页 |
1.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1.2.1 目标设置理论 | 第15页 |
1.2.2 目标设置与动机 | 第15-16页 |
1.2.3 目标设置与意志品质 | 第16页 |
1.2.4 目标设置的作用 | 第16-17页 |
1.2.5 目标设置在体育教学当中的运用 | 第17-19页 |
1.2.6 游泳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2-32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32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22页 |
2.2.2 实验法 | 第22-31页 |
2.2.3 问卷调查法 | 第31页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60页 |
3.1 实验前对参与蛙泳课的两组学员相关指标的测试 | 第32-38页 |
3.1.1 身体形态及BMI指数的测试 | 第32-33页 |
3.1.2 身体机能的测试 | 第33-34页 |
3.1.3 身体素质的测试 | 第34-35页 |
3.1.4 游泳技术水平的测试 | 第35-36页 |
3.1.5 体育动机的测试 | 第36-37页 |
3.1.6 意志品质的测试 | 第37-38页 |
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员相关指标测试项目的对比分析 | 第38-45页 |
3.2.1 实验后两组学员身体形态及BMI指数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3.2.2 实验后两组学员身体机能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39页 |
3.2.3 实验后两组学员身体素质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39-41页 |
3.2.4 实验后两组学员蛙泳技术水平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41-42页 |
3.2.5 实验后两组学员体育动机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42-43页 |
3.2.6 实验后两组学员意志品质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43-45页 |
3.3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员相关指标测试项目的对比分析 | 第45-48页 |
3.3.1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员身体形态及BMI指数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45页 |
3.3.2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员身体机能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45-46页 |
3.3.3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员身体素质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3.3.4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员体育动机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47页 |
3.3.5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员意志品质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47-48页 |
3.4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员相关指标测试项目的对比分析 | 第48-51页 |
3.4.1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员身体形态及BMI指数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48页 |
3.4.2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员身体机能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48-49页 |
3.4.3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员身体素质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49页 |
3.4.4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员体育动机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49-50页 |
3.4.5 实验前后对照组学员意志品质的测试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3.5 目标设置对学员各项指标的分析讨论 | 第51-60页 |
3.5.1 身高体重及BMI指数的具体分析 | 第51-52页 |
3.5.2 肺活量、憋气时间的具体分析 | 第52-53页 |
3.5.3 身体素质的具体分析 | 第53-54页 |
3.5.4 体育动机的具体分析 | 第54-56页 |
3.5.5 意志品质的具体分析 | 第56-58页 |
3.5.6 蛙泳技术、蛙泳成绩的具体分析 | 第58-59页 |
3.5.7 不同性别学员蛙泳学习情况的具体分析 | 第59-60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4.1 结论 | 第60-61页 |
4.2 建议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70页 |
附件 1 | 第64-66页 |
附件 2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