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大采高综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20页 |
1.2.1 大采高综采技术工艺发展及现状 | 第11-13页 |
1.2.2 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13-18页 |
1.2.3 大采高工作面支架围岩关系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分析 | 第23-37页 |
2.1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现场条件介绍 | 第23-26页 |
2.1.1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区概况 | 第23-25页 |
2.1.2 大采高综采12401工作面概况 | 第25-26页 |
2.2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监测分析 | 第26-31页 |
2.2.1 工作面的顶板垮落与来压步距规律实测分析 | 第26-28页 |
2.2.2 工作面的来压强度规律实测分析 | 第28-29页 |
2.2.3 工作面支架载荷的分布规律分析 | 第29-31页 |
2.3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数值模拟研究 | 第31-35页 |
2.3.1 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2.3.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断裂运动规律及特征 | 第37-51页 |
3.1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顶板断裂力学模型分析计算 | 第37-45页 |
3.1.1 薄板模型理论及求解 | 第38-40页 |
3.1.2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基本顶初次破断力学模型分析 | 第40-43页 |
3.1.3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顶板岩层周期破断力学模型分析 | 第43-45页 |
3.2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顶板断裂运动规律数值模拟 | 第45-49页 |
3.2.1 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3.2.2 采场上覆岩层破断演化规律研究分析 | 第47-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支架-围岩的适应性分析 | 第51-67页 |
4.1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支架-围岩系统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 第51-57页 |
4.1.1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支架-围岩体系刚度分析 | 第51-54页 |
4.1.2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围岩系统力学模型分析 | 第54-57页 |
4.2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合理工作阻力及其装备的确定 | 第57-61页 |
4.2.1 载荷估算法 | 第57-58页 |
4.2.2 现场观测法 | 第58-60页 |
4.2.3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主要技术装备 | 第60-61页 |
4.3 工作面液压支架承载特性及其适应性分析 | 第61-65页 |
4.3.1 液压支架初撑力统计分析 | 第61-62页 |
4.3.2 液压支架循环末阻力统计分析 | 第62-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大采高围岩-液压支架关系数值模拟分析 | 第67-75页 |
5.1 数值模型建立 | 第67-68页 |
5.2 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围岩-液压支架关系分析 | 第68-73页 |
5.3 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确定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76页 |
6.2 展望与不足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