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新型罗丹明基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8页
    1.1 荧光第9-13页
        1.1.1 荧光的发光机理第9-11页
        1.1.2 影响荧光的外部环境因素第11-13页
        1.1.3 荧光猝灭第13页
    1.2 罗丹明染料的种类第13-15页
    1.3 新型罗丹明类荧光探针概论第15-26页
        1.3.1 Ca~(2+)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第16-17页
        1.3.2 Fe~(3+)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第17-18页
        1.3.3 Hg~(2+)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第18-20页
        1.3.4 Pd~(2+)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第20-21页
        1.3.5 Ag~+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第21-22页
        1.3.6 Zn~(2+)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第22-23页
        1.3.7 Cu~(2+)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第23-25页
        1.3.8 其它离子探针第25-26页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基于罗丹明基重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以及表征第28-38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仪器与试剂第29-31页
        2.2.1 仪器第29-30页
        2.2.2 试剂第30-31页
    2.3 实验部分第31-37页
        2.3.1 罗丹明B酰肼的合成第31页
        2.3.2 Hg~(2+)探针RT1的合成第31-32页
        2.3.3 中间产物M1的合成第32-33页
        2.3.4 探针化合物RT2的合成第33页
        2.3.5 探针化合物RT3的合成第33-34页
        2.3.6 中间产物M2的合成第34-35页
        2.3.7 探针化合物RT4的合成第35页
        2.3.8 探针化合物RT5的合成第35-36页
        2.3.9 探针化合物RT6的合成第36-37页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38页
第三章 探针化合物对Hg~(2+)和Pd~(2+)金属离子识别的光谱性质及生物活性实验第38-66页
    3.1 仪器与试剂第38页
        3.1.1 仪器第38页
        3.1.2 试剂第38页
    3.2 光谱性质第38-39页
        3.2.1 探针溶液的配制第38页
        3.2.2 金属离子储备液的配制第38-39页
        3.2.3 探针光谱性质的测定第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64页
        3.3.1 探针化合物RT1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识别及其它光谱性质第39-45页
        3.3.2 探针化合物RT2对金属离子识别的光学性质研究第45-50页
        3.3.3 探针化合物RT3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及光谱性质研究第50-53页
        3.3.4 探针化合物RT4对金属离子的识别及光谱性质研究第53-56页
        3.3.5 探针化合物RT5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络合及光谱性质研究第56-60页
        3.3.6 探针化合物RT6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及光谱性质研究第60-63页
        3.3.7 探针在生物活细胞中的应用第63-64页
    3.4 小结第64-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6页
附图第76-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容积调控氯通道的激活与细胞内Ca2+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天麻钩藤饮对大鼠氨氯地平代谢的影响以及布比卡因增强大鼠主动脉苯肾上腺素收缩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