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商业保险监管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8-1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框架第9-10页
第2章 商业保险监管基本理论第10-17页
    2.1 商业保险监管的概念与基本内容第10-12页
        2.1.1 商业保险及保险监管起源第10页
        2.1.2 商业保险监管的定义第10-11页
        2.1.3 商业保险监管的构成要素第11-12页
    2.2 商业保险监管行为的必要性研究第12-13页
        2.2.1 经济学范畴的商业保险监管第12页
        2.2.2 经济法范畴的商业保险监管第12-13页
        2.2.3 商业保险自身特性下的商业保险监管第13页
    2.3 商业保险监管的法律基础第13-17页
        2.3.1 商业保险监管法律的概念第13-14页
        2.3.2 商业保险监管法律的意义第14页
        2.3.3 经济法是商业保险监管法律的应有之义第14-15页
        2.3.4 商业保险监管法律的基本原则第15-17页
第3章 我国的商业保险监管制度第17-23页
    3.1 我国商业保险监管制度历程第17-19页
        3.1.1 现行商业保险监管制度的建立第17-18页
        3.1.2 现行的保险监管法律制度第18-19页
    3.2 我国现行商业保险监管制度的主要模式第19-20页
        3.2.1 分业监管第19页
        3.2.2 严格监管第19页
        3.2.3 市场行为监管第19页
        3.2.4 偿付能力监管第19-20页
    3.3 我国商业保险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0-23页
        3.3.1 商业保险监管的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第20页
        3.3.2 商业保险监管的立法体系有待完善第20-21页
        3.3.3 商业保险监管法律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第21页
        3.3.4 商业保险监管力量较为薄弱第21-22页
        3.3.5 商业保险监管存在“父爱主义”倾向第22页
        3.3.6 分业监管体系存在漏洞和监管套利空间第22-23页
第4章 主要发达国家的商业保险监管制度及启示第23-31页
    4.1 英国商业保险监管制度第23-24页
        4.1.1 英国商业保险监管制度概述第23页
        4.1.2 金融服务局的宽松监管第23-24页
        4.1.3 强势的行业自律组织第24页
    4.2 美国商业保险监管制度第24-27页
        4.2.1 美国商业保险监管制度概述第24-25页
        4.2.2 强调偿付能力的监管模式第25页
        4.2.3 联邦适度参与的州监管模式第25-26页
        4.2.4 混业经营下的分业监管模式第26-27页
    4.3 德国商业保险监管制度第27-28页
        4.3.1 德国商业保险监管制度概述第27页
        4.3.2 高度重视保险监管立法和执法第27-28页
    4.4 日本商业保险监管制度第28-30页
        4.4.1 日本商业保险监管制度概述第28-29页
        4.4.2 金融统一监管模式第29页
        4.4.3 注重偿付能力的事后监管模式第29-30页
    4.5 发达国家保险监管制度启示第30-31页
        4.5.1 具有相对完备的商业保险监管法律体系第30页
        4.5.2 商业保险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第30页
        4.5.3 金融混业监管趋势明显第30-31页
        4.5.4 覆盖面广的信息披露制度第31页
        4.5.5 注重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第31页
第5章 完善我国商业保险监管制度的建议第31-38页
    5.1 完善商业保险监管法律框架第31-33页
        5.1.1 坚持保险监管的法制化方向第31-32页
        5.1.2 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保险监管法律法规第32页
        5.1.3 明确监管立法和执行主体第32-33页
    5.2 建立高效的商业保险监管机构第33-34页
        5.2.1 推进监管机构整体改革第33-34页
        5.2.2 将机构监管升级为功能监管第34页
        5.2.3 建立与混业经营趋势相适应的保险监管体制第34页
    5.3 完善基础性商业保险监管制度第34-38页
        5.3.1 强化市场主体的信息披露制度第34-35页
        5.3.2 推进中国风险导向的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第35页
        5.3.3 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制度第35-36页
        5.3.4 加强行业自律组织的制度建设第36页
        5.3.5 加强国际保险监管合作制度建设第36-38页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后记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与江苏利用FDI比较研究
下一篇:党员志愿服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