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8-28页 |
1.1 前言 | 第8-9页 |
1.2 氮杂杯芳烃 | 第9-21页 |
1.2.1 氮杂杯芳烃的合成 | 第9-13页 |
1.2.2 氮杂杯芳烃的结构 | 第13-15页 |
1.2.3 氮杂杯芳烃的性能及应用 | 第15-21页 |
1.3 冠[n]芳烃 | 第21-28页 |
1.3.1 O_n-冠[n]芳烃 | 第21-22页 |
1.3.2 S_n-冠[n]芳烃 | 第22-25页 |
1.3.3 N_n-冠[n]芳烃 | 第25-28页 |
第2章 课题提出与设计 | 第28-30页 |
第3章 氮杂杯芳烃的芳香亲电取代反应 | 第30-45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氮杂杯芳烃的Vilsmeier-Haack反应 | 第30-35页 |
3.3 氮杂杯芳烃的硝化反应 | 第35-36页 |
3.4 氮杂杯芳烃的溴代反应 | 第36-37页 |
3.5 衍生化氮杂杯芳烃的结构 | 第37-40页 |
3.6 半笼状分子的合成 | 第40-44页 |
3.7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官能团化氧杂冠芳烃的合成、结构及与富勒烯的作用 | 第45-64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官能团化氧杂冠芳烃的合成 | 第45-52页 |
4.3 官能团化氧杂冠芳烃的结构 | 第52-54页 |
4.3.1 固相中构象 | 第52-54页 |
4.3.2 溶液中构象 | 第54页 |
4.4 官能团化氧杂冠芳烃的光谱性质 | 第54-56页 |
4.5 官能团化氧杂冠芳烃与富勒烯的作用 | 第56-63页 |
4.6 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含吡嗪单元冠芳烃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 第64-86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氧杂吡嗪类冠芳烃的合成 | 第64-67页 |
5.3 氮杂吡嗪类冠芳烃的合成 | 第67-72页 |
5.4 吡嗪类冠芳烃的结构 | 第72-74页 |
5.4.1 固相中构象 | 第72-73页 |
5.4.2 溶液中构象 | 第73-74页 |
5.5 含吡嗪类冠芳烃与富勒烯的作用 | 第74-79页 |
5.5.1 氧杂吡嗪类冠芳烃与富勒烯的作用 | 第74-77页 |
5.5.2 氮杂吡嗪类冠芳烃与富勒烯的作用 | 第77-79页 |
5.6 氮杂吡嗪类冠芳烃与过渡金属离子的作用 | 第79-84页 |
5.7 小结 | 第84-8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6-88页 |
第7章 实验部分 | 第88-119页 |
7.1 实验仪器与方法 | 第88-89页 |
7.2 主要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数据 | 第89-117页 |
7.2.1 氮杂杯芳烃的芳香亲电取代反应 | 第89-99页 |
7.2.2 官能团化氧杂冠芳烃的合成 | 第99-109页 |
7.2.3 含吡嗪单元冠芳烃的合成 | 第109-117页 |
7.3 官能团化冠芳烃与富勒烯的荧光滴定 | 第117-118页 |
7.4 氮杂冠[8]吡嗪与过渡金属的紫外-可见光谱滴定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6页 |
致谢 | 第126-129页 |
附录A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第129-177页 |
附录B 单晶数据 | 第177-18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