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与双酚A的纯化定值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3页 |
1.1 标准物质概述 | 第8-11页 |
1.1.1 标准物质定义 | 第8页 |
1.1.2 标准物质分类 | 第8页 |
1.1.3 标准物质分级 | 第8-9页 |
1.1.4 标准物质特点 | 第9页 |
1.1.5 标准物质应用 | 第9页 |
1.1.6 标准物质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2 有机纯物质定值方法介绍 | 第11-12页 |
1.2.1 质量平衡法 | 第12页 |
1.2.2 定量核磁法 | 第12页 |
1.3 课题背景介绍 | 第12-13页 |
1.3.1 国际计量局简介 | 第12-13页 |
1.3.2 有机纯物质工作组简介 | 第13页 |
1.4 叶酸概述 | 第13-17页 |
1.4.1 叶酸的物化性质 | 第13-14页 |
1.4.2 叶酸的代谢功能 | 第14页 |
1.4.3 叶酸的提取 | 第14-15页 |
1.4.4 叶酸的纯化 | 第15-16页 |
1.4.5 叶酸产品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5 双酚A概述 | 第17-21页 |
1.5.1 双酚A的物化性质 | 第17页 |
1.5.2 双酚A的应用 | 第17-18页 |
1.5.3 双酚A的危害 | 第18页 |
1.5.4 双酚A的生产与发展现状 | 第18-20页 |
1.5.5 双酚A的纯化与检测现状 | 第20-21页 |
1.6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1-23页 |
1.6.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菠菜叶中天然叶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23-35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23-24页 |
2.3 提取工艺流程图 | 第24页 |
2.4 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24-33页 |
2.4.1 叶酸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4-26页 |
2.4.2 单因素实验优化初步提取叶酸条件 | 第26-29页 |
2.4.3 正交实验优化初步提取叶酸条件 | 第29-31页 |
2.4.4 层析柱吸附分离 | 第31-33页 |
2.5 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叶酸的定值研究 | 第35-53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仪器与试剂 | 第35-36页 |
3.3 叶酸的纯度检测 | 第36-51页 |
3.3.1 叶酸的定性 | 第36-41页 |
3.3.2 叶酸的定值 | 第41-51页 |
3.4 数据汇总 | 第51页 |
3.4.1 质量平衡法计算结果 | 第51页 |
3.4.2 定量核磁法计算结果 | 第51页 |
3.4.3 不确定度计算结果 | 第51页 |
3.5 叶酸的短期稳定性考察 | 第51-52页 |
3.6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双酚A的制备纯化 | 第53-64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仪器与试剂 | 第53-54页 |
4.3 制备纯化双酚A的工艺流程图 | 第54页 |
4.4 双酚A的制备纯化 | 第54-63页 |
4.4.1 样品配制 | 第54页 |
4.4.2 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待纯化样品 | 第54-55页 |
4.4.3 制备纯化工艺的优化 | 第55-60页 |
4.4.4 方法稳定性考察 | 第60-61页 |
4.4.5 产品稳定性考察 | 第61-62页 |
4.4.6 产品纯度分析 | 第62-63页 |
4.5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双酚A的定值研究 | 第64-82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仪器与试剂 | 第64-65页 |
5.3 双酚A的纯度检测 | 第65-80页 |
5.3.1 双酚A的定性 | 第65-69页 |
5.3.2 双酚A的定值 | 第69-80页 |
5.4 数据汇总 | 第80页 |
5.4.1 质量平衡法计算结果 | 第80页 |
5.4.2 不确定度计算结果 | 第80页 |
5.5 双酚A的短期稳定性考察 | 第80-81页 |
5.6 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82-83页 |
6.1 结论 | 第82页 |
6.2 建议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