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oO2靶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锂离子电池概论 | 第10-14页 |
1.1.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1.1.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12页 |
1.1.3 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2-13页 |
1.1.4 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全固态薄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4-18页 |
1.2.1 层状钴酸锂 | 第15-16页 |
1.2.2 层状LiNiO_2 | 第16页 |
1.2.3 尖晶石锰酸锂 | 第16-17页 |
1.2.4 橄榄石LiFePO_4 | 第17页 |
1.2.5 V_2O_5 | 第17-18页 |
1.3 钴酸锂的掺杂改性 | 第18-19页 |
1.4 钴酸锂薄膜的制备 | 第19-22页 |
1.4.1 磁控溅射法 | 第20-21页 |
1.4.2 脉冲激光沉积法 | 第21-22页 |
1.5 钴酸锂靶材制备的研究背景 | 第22-23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3-24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6.2 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2章 样品的制备及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2 实验设备及作用 | 第24页 |
2.3 样品的制备 | 第24-28页 |
2.3.1 样品的配料与混料 | 第25-26页 |
2.3.2 靶材的成型与烧结 | 第26-27页 |
2.3.3 氧化铝粉体的掺杂量 | 第27-28页 |
2.4 材料的性能测试和表征 | 第28-30页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8页 |
2.4.2 拉曼光谱分析 | 第28-29页 |
2.4.3 扫描电镜观察 | 第29页 |
2.4.4 抗弯强度测试 | 第29页 |
2.4.5 激光粒度分析 | 第29-30页 |
第3章 球磨参数的确定 | 第30-39页 |
3.1 钴酸锂原料性能表征 | 第30-32页 |
3.1.1 结构分析 | 第30-31页 |
3.1.2 形貌和粒度分析 | 第31-32页 |
3.2 球料比的确定 | 第32-35页 |
3.2.1 球料比对粉末粒径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2 球料比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3 球料比对靶材致密度和球耗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 球磨时间的确定 | 第35-38页 |
3.3.1 球磨时间对粉末粒径的影响 | 第35-37页 |
3.3.2 球磨时间对粉末形貌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钴酸锂靶材的烧结制度的确定 | 第39-49页 |
4.1 烧结温度对靶材性能的影响 | 第39-46页 |
4.1.1 烧结温度对收缩率和失重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4.1.2 烧结温度对致密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4.1.3 烧结温度对靶材抗弯强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4.1.4 烧结温度对物相结构的影响 | 第43-44页 |
4.1.5 烧结温度对断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44-46页 |
4.2 保温时间对靶材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4.2.1 保温时间对收缩率和失重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2 保温时间对致密度和强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Al_2O_3掺杂的铝钴酸锂靶材的制备 | 第49-57页 |
5.1 掺杂量对靶材物相结构的影响 | 第49-51页 |
5.2 掺杂量对靶材收缩率的影响 | 第51页 |
5.3 掺杂量对靶材失重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5.4 掺杂量对靶材致密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5.5 掺杂量对靶材强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5.6 靶材断面形貌分析 | 第54-5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6章 结论及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6.1 全文结论 | 第57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