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2-27页 |
1.1 乙偶姻及2,3-丁二醇简介 | 第12-13页 |
1.1.1 乙偶姻及2,3-丁二醇的性质和结构 | 第12-13页 |
1.1.2 乙偶姻的用途 | 第13页 |
1.2 乙偶姻的生产方法 | 第13-15页 |
1.3 微生物乙偶姻合成代谢机制 | 第15-20页 |
1.3.1 乙偶姻合成代谢途径 | 第15-18页 |
1.3.2 2,3-丁二醇旋光异构体形成机制 | 第18-20页 |
1.4 2,3-丁二醇脱氢酶/乙偶姻还原酶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1 2,3-丁二醇脱氢酶/乙偶姻还原酶鉴定研究 | 第20-21页 |
1.4.2 地衣芽胞杆菌2,3-丁二醇脱氢酶/乙偶姻还原酶 | 第21-22页 |
1.5 乙偶姻分解代谢及调控 | 第22-23页 |
1.6 高产乙偶姻和2,3-丁二醇基因工程菌研究 | 第23-26页 |
1.6.1 同源宿主菌 | 第24-25页 |
1.6.2 异源宿主菌 | 第25-26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4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33页 |
2.1.1 菌株和质粒 | 第27-28页 |
2.1.2 培养基、培养温度和抗生素使用浓度 | 第28-29页 |
2.1.3 工具酶及试剂 | 第29页 |
2.1.4 PCR引物 | 第29-31页 |
2.1.5 抽提液和缓冲液 | 第31-32页 |
2.1.6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3-42页 |
2.2.1 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33-36页 |
2.2.2 大肠杆菌重组质粒转化 | 第36页 |
2.2.3 地衣芽胞杆菌温敏型敲除质粒的构建 | 第36-37页 |
2.2.4 地衣芽胞杆菌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37页 |
2.2.5 地衣芽胞杆菌重组质粒转化 | 第37-38页 |
2.2.6 地衣芽胞杆菌基因敲除方法 | 第38页 |
2.2.7 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产物 | 第38-39页 |
2.2.8 发酵条件 | 第39页 |
2.2.9 分析方法 | 第39-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76页 |
3.1 地衣芽胞杆菌2,3-丁二醇脱氢酶候选基因的确定 | 第42-43页 |
3.2 地衣芽胞杆菌WX-02 yjmD缺失菌株的构建 | 第43-46页 |
3.2.1 yjmD温敏型敲除质粒的构建 | 第43-45页 |
3.2.2 yjmD缺失菌株的获得 | 第45-46页 |
3.3 yjmD缺失对地衣芽胞杆菌乙偶姻代谢的影响 | 第46-49页 |
3.3.1 yjmD缺失对乙偶姻产生的影响 | 第46页 |
3.3.2 yjmD缺失对2,3-丁二醇产生的影响 | 第46-49页 |
3.4 地衣芽胞杆菌WX-02 budC缺失相关菌株的构建 | 第49-54页 |
3.4.1 budC温敏型敲除质粒的构建 | 第49-51页 |
3.4.2 budC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51-52页 |
3.4.3 budC缺失菌株的获得 | 第52-53页 |
3.4.4 budC缺失回补菌株的获得 | 第53-54页 |
3.5 budC缺失对地衣芽胞杆菌乙偶姻代谢的影响 | 第54-58页 |
3.5.1 budC缺失对2,3-丁二醇产生的影响 | 第55-57页 |
3.5.2 budC缺失对乙偶姻产生的影响 | 第57-58页 |
3.6 budC缺失对2,3-丁二醇脱氢酶酶活的影响 | 第58-62页 |
3.6.1 budC缺失对2,3-丁二醇脱氢酶酶活的影响 | 第58-60页 |
3.6.2 地衣芽胞杆菌budC蛋白表达分析 | 第60-62页 |
3.7 高产乙偶姻菌株的构建 | 第62-76页 |
3.7.1 budC缺失菌株高产乙偶姻特性 | 第62-65页 |
3.7.2 budC和ldh双缺失对乙偶姻产生的影响 | 第65-70页 |
3.7.3 budC和acoR双缺失对乙偶姻产生的影响 | 第70-76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76-80页 |
4.1 结论 | 第76页 |
4.2 讨论 | 第76-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