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意义 | 第11-13页 |
1.2 蓄能器的国内外研究及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1.3 计算机仿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2.液压系统建模方法的研究及AMESim软件的应用 | 第18-27页 |
2.1 液压系统特性 | 第18-19页 |
2.2 液压系统建模方法的介绍与分析 | 第19-23页 |
2.2.1 解析法建立系统模型 | 第19-20页 |
2.2.2 状态空间的建模方法 | 第20-21页 |
2.2.3 功率键合图法 | 第21页 |
2.2.4 模块化建模法 | 第21-23页 |
2.3 AMESim软件平台的应用 | 第23-26页 |
2.3.1 AMESim软件的特点 | 第23页 |
2.3.2 基于 AMESim 仿真流程 | 第23-25页 |
2.3.3 AMESim液压仿真模型库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液压系统结构组成及元件的选取 | 第27-40页 |
3.1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7页 |
3.2 液压系统原理 | 第27-29页 |
3.2.1 液压原理图的确定 | 第27-28页 |
3.2.2 液压系统主要元件的主要作用 | 第28-29页 |
3.3 液压元件的选型计算 | 第29-32页 |
3.3.1 液压泵的选择 | 第29-30页 |
3.3.2 电机的选择 | 第30-31页 |
3.3.3 联轴器的选择 | 第31-32页 |
3.4 液压阀的选型 | 第32-34页 |
3.4.1 溢流阀的选型 | 第32-33页 |
3.4.2 电磁换向阀的选型 | 第33-34页 |
3.5 油箱及其附件的选择 | 第34-35页 |
3.6 液压管及管接头的确定 | 第35-36页 |
3.7 蓄能器的选择 | 第36-39页 |
3.7.1 蓄能器类型的确定 | 第36-37页 |
3.7.2 囊式蓄能器的工作原理 | 第37-39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 | 第40-55页 |
4.1 蓄能器释能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0-46页 |
4.1.1 元件模型的建立 | 第40-43页 |
4.1.2 蓄能器释能系统模型 | 第43-44页 |
4.1.3 设置系统主要元件的参数 | 第44-46页 |
4.2 蓄能器释能仿真分析 | 第46-54页 |
4.2.1 在设计参数下蓄能器释能仿真 | 第46-48页 |
4.2.2 在不同管径下蓄能器释能仿真分析 | 第48-49页 |
4.2.3 不同管长下蓄能器释能仿真分析 | 第49-51页 |
4.2.4 不同电磁阀通径条件下蓄能器释能仿真分析 | 第51-53页 |
4.2.5 最优参数下蓄能器释能仿真分析 | 第53-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蓄能器释能实验 | 第55-65页 |
5.1 蓄能释能实验台液压部分 | 第55-60页 |
5.1.1 齿轮泵 | 第55页 |
5.1.2 电机 | 第55-56页 |
5.1.3 电磁换向阀 | 第56页 |
5.1.4 蓄能器 | 第56-57页 |
5.1.5 阀块的设计 | 第57-58页 |
5.1.6 液压站的设计 | 第58-59页 |
5.1.7 液压介质的选择 | 第59-60页 |
5.2 蓄能器释能实验台的电气系统 | 第60-62页 |
5.2.1 PLC的设计选用 | 第60-62页 |
5.3 不同管径下蓄能器释能实验数据分析 | 第62-63页 |
5.4 不同管长的蓄能器释能实验数据分析 | 第63-64页 |
5.5 不同通径下蓄能器释能实验数据分析 | 第6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