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农机适用性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1.1 国外农机适应性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1.2 国内农机适应性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 农业机械适用性评价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1.3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11-12页 |
1.3.1 大豆免耕播种机适用性评价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1.3.2 大豆免耕播种机适用性评价方法研究的重要性 | 第12页 |
1.4 大豆免耕播种机适用性研究的典型性 | 第12-13页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5.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大豆免耕播种机适用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20页 |
2.1 分析影响农机适用性因素的原则 | 第16页 |
2.1.1 影响农机适用性因素的全面分析 | 第16页 |
2.1.2 重复影响农机适用性因素的排除 | 第16页 |
2.1.3 影响农机适用性因素的确定 | 第16页 |
2.2 大豆免耕播种机适用性的影响因素 | 第16-20页 |
2.2.1 地域特征 | 第17页 |
2.2.2 前茬作物及其处理方式 | 第17-18页 |
2.2.3 作业方式 | 第18-20页 |
3 大豆免耕播种机适用性评价指标的研究 | 第20-25页 |
3.1 确立适用性评价指标以及体系的重要性 | 第20页 |
3.2 评价大豆免耕播种机适用性的指标选取原则 | 第20-21页 |
3.3 大豆免耕播种机适用性评价指标的确定以及指标测定方法 | 第21-24页 |
3.3.1 机具通过性 | 第21-22页 |
3.3.2 秸秆覆盖率 | 第22页 |
3.3.3 播种均匀性 | 第22-23页 |
3.3.4 播种深度、施肥深度以及种肥深度、间距合格率 | 第23-24页 |
3.4 大豆免耕播种机受适用性影响的性能指标的确定 | 第24-25页 |
4 大豆免耕播种机适用性评价体系的研究与运用 | 第25-32页 |
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25-28页 |
4.1.1 德尔菲法 | 第25页 |
4.1.2 特征向量法 | 第25-26页 |
4.1.3 层次分析法 | 第26-28页 |
4.2 评价大豆免耕播种机适用性指标的权重计算 | 第28-29页 |
4.3 用功效系数法计算单项指标评价分值 | 第29-31页 |
4.3.1 功效系数法原理在农机适用性评价指标制定中的应用 | 第29页 |
4.3.2 性能指标的量化和无量纲化处理 | 第29页 |
4.3.3 确定各项指标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 | 第29-30页 |
4.3.4 单项性能指标分值的计算 | 第30-31页 |
4.4 总功效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5 大豆免耕播种机适用性评价的验证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32-39页 |
5.1 试验机型的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5.1.1 两种大豆免耕播种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32-33页 |
5.2 试验条件 | 第33页 |
5.3 实验内容 | 第33-37页 |
5.3.1 试验方法 | 第33页 |
5.3.2 试验数据 | 第33-35页 |
5.3.3 试验数据处理 | 第35-37页 |
5.4 试验结果 | 第37-39页 |
6 结论和建议 | 第39-40页 |
6.1 结论 | 第39页 |
6.2 讨论与建议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件 | 第43-45页 |
ABSTRACT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