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粗木质残体的特征及其对土壤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2页
    1.1 研究概述第7页
    1.2 研究现状第7-10页
        1.2.1 粗木质残体的来源第8页
        1.2.2 粗木质残体的储量第8-9页
        1.2.3 粗木质残体的养分贮藏第9页
        1.2.4 粗木质残体中养分的分解第9页
        1.2.5 粗木质残体对生态多样性的作用第9-10页
        1.2.6 粗木质残体的水文生态功能第10页
        1.2.7 粗木质残体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10页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0-11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1-12页
        1.4.1 粗木质残体的储量和组成第11页
        1.4.2 粗木质残体的持水特征第11页
        1.4.3 粗木质残体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11页
        1.4.4 粗木质残体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11-12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2-14页
    2.1 地理位置第12页
    2.2 地形地貌第12页
    2.3 气候特点第12页
    2.4 河流水系第12页
    2.5 土壤类型第12-13页
    2.6 森林植被第13页
    2.7 森林资源第13页
    2.8 火烧历史第13-14页
3 研究方法第14-17页
    3.1 样地设置第14页
    3.2 粗木质残体的测定和计算方法第14-16页
        3.2.1 粗木质残体的划分标准第14页
        3.2.2 粗木质残体分解等级的划分第14页
        3.2.3 粗木质残体的调查第14-15页
        3.2.4 粗木质残体的计算第15页
        3.2.5 粗木质残体持水能力的测定第15页
        3.2.6 粗木质残体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测定第15-16页
    3.3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16-17页
4 粗木质残体的储量和组成第17-22页
    4.1 粗木质残体的树种组成特征第17页
    4.2 粗木质残体的储量和组成第17-18页
        4.2.1 粗木质残体的储量第17-18页
        4.2.2 细木质残体的储量第18页
    4.3 粗木质残体的径级结构第18-19页
    4.4 粗木质残体的覆盖面积第19页
    4.5 粗木质残体的分解等级格局第19-20页
    4.6 小结与讨论第20-22页
5 粗木质残体的持水特征第22-27页
    5.1 粗木质残体的持水过程第22-23页
    5.2 粗木质残体的吸水速率第23-24页
    5.3 粗木质残体的持水能力第24-25页
    5.4 小结与讨论第25-27页
6 粗木质残体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第27-31页
    6.1 粗木质残体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第27-28页
    6.2 粗木质残体对土壤贮水能力的影响第28页
    6.3 粗木质残体对土壤入渗的影响第28-30页
    6.4 小结与讨论第30-31页
7 粗木质残体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第31-35页
    7.1 粗木质残体对土壤pH的影响第31页
    7.2 粗木质残体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第31-32页
    7.3 粗木质残体对土壤N、P、K的影响第32-33页
    7.4 小结与讨论第33-35页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典型黑土表层土壤压缩与回弹特性
下一篇:天然落叶松林冠截留及林内雨延滞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