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前言 | 第9-26页 |
| 1.1 纤维素简述 | 第9页 |
| 1.2 纳米纤维素概述 | 第9-18页 |
| 1.2.1 纳米纤维素分类 | 第9-10页 |
| 1.2.2 微纤化纤维素的制备 | 第10-14页 |
| 1.2.3 微纤化纤维素改性 | 第14-16页 |
| 1.2.4 MFC的应用 | 第16-18页 |
| 1.3 芬顿氧化技术原理与应用 | 第18-23页 |
| 1.3.1 均相芬顿氧化技术概述 | 第18-19页 |
| 1.3.2 均相芬顿体系的反应机理 | 第19-20页 |
| 1.3.3 芬顿氧化技的分类 | 第20-21页 |
| 1.3.4 芬顿氧化试剂的应用 | 第21-23页 |
| 1.4 关于纸页初湿强度的研究 | 第23-25页 |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5-26页 |
| 1.5.1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 1.5.2 研究意义 | 第25页 |
| 1.5.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5-26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2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 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6-27页 |
| 2.3 试验方法 | 第27-32页 |
| 2.3.1 芬顿法MFC的制备及条件优化 | 第27-29页 |
| 2.3.2 芬顿法MFC的表征 | 第29-30页 |
| 2.3.3 芬顿法MFC的应用实验 | 第30-32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2-52页 |
| 3.1 芬顿法MFC的制备 | 第33-38页 |
| 3.1.1 Fe~(2+)用量对纤维素的影响 | 第33-34页 |
| 3.1.2 H_2O_2用量对纤维素的影响 | 第34-35页 |
| 3.1.3 反应温度对纤维素的影响 | 第35-36页 |
| 3.1.4 反应时间对纤维素的影响 | 第36-37页 |
| 3.1.5 pH值对纤维素氧化作用的影响 | 第37-38页 |
| 3.2 芬顿法MFC的形态和结构表征 | 第38-46页 |
| 3.2.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8-39页 |
| 3.2.2 核磁共振(NMR)分析 | 第39页 |
| 3.2.3 均质作用对产品MFC聚合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 3.2.4 不同聚合度MFC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40-41页 |
| 3.2.5 不同聚合度MFC粘度分析 | 第41-42页 |
| 3.2.6 不同聚合度MFC比表面积分析 | 第42-43页 |
| 3.2.7 不同聚合度对MFC粒径的影响 | 第43-44页 |
| 3.2.8 芬顿法MFC形态分析 | 第44-46页 |
| 3.3 微纤化纤维素对纸幅初湿强度的增强研究 | 第46-49页 |
| 3.3.1 芬顿法MFC与CMC对纸幅初湿强度增强的影响 | 第46-48页 |
| 3.3.2 CMFC与CPAM对纸幅初湿强度增强比较 | 第48-49页 |
| 3.4 CMFC-壳聚糖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测试 | 第49-52页 |
| 4 结论 | 第52-53页 |
| 4.1 芬顿法MFC的制备与表征 | 第52页 |
| 4.2 微纤化纤维素的应用性能 | 第52-53页 |
| 5 展望 | 第53-54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 8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