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宁县耕地地力评价及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耕地地力评价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国外耕地地力评价研究进展 | 第8页 |
·我国耕地地力评价研究进展 | 第8-9页 |
·我国耕地地力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9-11页 |
·GIS在耕地地力评价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收集整理数据 | 第12-13页 |
·确定评价单元 | 第13页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13页 |
·耕地地力综合评分定级 | 第13页 |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国外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我国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进展 | 第14页 |
·土壤养分空间插值技术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土样的采集与分析 | 第17-30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27页 |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17-18页 |
·地形地貌 | 第18页 |
·气候 | 第18-19页 |
·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壤资源状况 | 第19-22页 |
·水资源状况 | 第22-23页 |
·植被 | 第23-24页 |
·农业生产与土壤改良情况 | 第24-27页 |
·土壤样品采集与实验室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宁县耕地土壤物理性状 | 第28-30页 |
·耕地土壤质地 | 第28页 |
·耕地土壤有效土层厚度 | 第28-29页 |
·耕地土壤质地构型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宁县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 | 第30-50页 |
·耕层土壤养分的传统统计分析 | 第30-48页 |
·耕层土壤有机质 | 第30-33页 |
·耕层土壤全氮 | 第33-36页 |
·耕层土壤碱解氮 | 第36-37页 |
·耕层土壤有效磷 | 第37-40页 |
·耕层土壤速效钾 | 第40-41页 |
·耕层土壤有效铁 | 第41-43页 |
·耕层土壤有效锰 | 第43-45页 |
·耕层土壤有效铜 | 第45-47页 |
·耕层土壤有效锌 | 第47-48页 |
·耕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宁县耕地地力评价 | 第50-58页 |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50页 |
·评价单元的确定 | 第50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0-55页 |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50-51页 |
·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 | 第51-52页 |
·层次分析 | 第52-55页 |
·数据统计与专题图生成 | 第55页 |
·耕地地力综合评分定级 | 第55-58页 |
·确定地力综合指数方案 | 第55-56页 |
·归入农业部耕地地力等级体系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宁县耕地地力评价结果 | 第58-63页 |
·各等级耕地面积统计 | 第58页 |
·各等级耕地的空间分布 | 第58-63页 |
·各等级耕地的行政区域划分 | 第58-59页 |
·各等级耕地的地貌类型分布 | 第59页 |
·各等级耕地的养分特征 | 第59页 |
·各等级耕地的质地、质地构型特征 | 第59-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77页 |
附表 | 第66-68页 |
附图 | 第68-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