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制肝安胃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临床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理论研究第11-22页
    1.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西医研究第11-17页
        1.1 流行病学第11页
        1.2 糜烂黏膜的病理组织学第11页
        1.3 病因及发病机制第11-13页
        1.4 西医诊断第13-14页
        1.5 西医治疗第14-17页
    2.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中医研究第17-22页
        2.1 病因病机第17-18页
        2.2 辨证论治第18-19页
        2.3 外治法第19页
        2.4 中医主要学术流派对该病的认识第19-22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22-32页
    1. 研究对象第22-23页
        1.1 病例来源第22页
        1.2 中医诊断标准第22页
        1.3 西医诊断标准第22页
        1.4 纳入标准第22页
        1.5 排除标准第22-23页
        1.6 剔除标准第23页
        1.7 脱落标准第23页
    2. 研究方法第23-25页
        2.1 分组及治疗方法第23页
        2.2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第23-25页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25页
    3. 研究结果第25-32页
        3.1 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比较第25页
        3.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第25-29页
        3.3 两组患者内镜及病理积分比较第29-30页
        3.4 两组患者内镜及病理疗效评价第30-32页
第三章 讨论第32-38页
    1. 研究结果分析第32页
        1.1 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第32页
        1.2 内镜及病理疗效比较分析第32页
    2. 制肝安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理论依据第32-36页
        2.1 肝与脾胃生理相关,病理相因第32-33页
        2.2 肝胃郁热证的产生机制第33页
        2.3 运用制肝安胃法的组方思路第33-34页
        2.4 制肝安胃法之组方及方义分析第34-36页
    3. 不足与展望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附录一第41-42页
附录二第42-43页
附录三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第43-4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南造山带东段造山后幔源岩浆作用--以浙江段幔源火成岩为例
下一篇:胃息肉证素分布特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