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邮电经济论文--电信论文--电信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论文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基础电信运营商的企业困境与转型路径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3页
    1.1 引言第18页
    1.2 研究背景第18-25页
        1.2.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对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冲击第18-22页
        1.2.2 基础电信运营商面临的困境第22-23页
        1.2.3 转型成为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必由之路第23-25页
    1.3 基本概念界定第25-27页
        1.3.1 转型第25页
        1.3.2 创新及相关概念第25-26页
        1.3.3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第26-27页
        1.3.4 基础电信运营商第27页
        1.3.5 互联网公司第27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7-29页
        1.4.1 研究内容第27-28页
        1.4.2 研究方法第28-29页
    1.5 论文框架及章节安排第29-30页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30-31页
    1.7 研究意义第31-32页
    1.8 小结第32-33页
第二章 理论综述第33-50页
    2.1 引言第33-34页
    2.2 创新理论体系综述第34-39页
        2.2.1 主流创新理论及发展脉络第34-36页
        2.2.2 破坏性创新理论综述第36-39页
    2.3 创新的扩散第39-42页
        2.3.1 创新扩散概念第39-40页
        2.3.2 创新扩散的动力模型研究第40-42页
    2.4 规模经济理论综述第42-46页
        2.4.1 规模经济概念及度量理论第42-43页
        2.4.2 通信网络规模经济研究第43-46页
    2.5 企业组织创新理论第46-48页
        2.5.1 组织创新的概念第46页
        2.5.2 组织结构与创新第46-47页
        2.5.3 组织认知能力与创新第47-48页
        2.5.4 组织变革与创新第48页
    2.6 对现有研究的综合评述第48-50页
第三章 基础电信运营商转型方向选择与效率分析第50-65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移动互联网破坏性创新的模式第50-51页
        3.2.1 移动互联网业务第50-51页
        3.2.2 移动互联网的破坏性创新模式第51页
    3.3 互联网业务对基础电信业务的扩散替代模型分析第51-54页
        3.3.1 模型的选择第51页
        3.3.2 长期均衡下互联网业务的产量和价格第51-53页
        3.3.3 互联网业务扩散路径的动态刻画第53-54页
    3.4 互联网发展初期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策略选择第54-59页
        3.4.1 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核心刚性第54-56页
        3.4.2 基础电信运营商策略选择的博弈模型分析第56-59页
    3.5 运营商进入互联网应用领域的经济效率分析第59-64页
        3.5.1 市场分析及模型选择第59-60页
        3.5.2 基础电信运营商竞争选择的效率分析第60-62页
        3.5.3 基础电信运营商经营互联网业务效率的实证分析第62-64页
    3.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网络能力需求模型设计第65-80页
    4.1 引言第65页
    4.2 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分析第65-68页
        4.2.1 网络流量持续增长,对网络带宽的需求日益凸显第65-66页
        4.2.2 物联网发展提速,“海量连接、低时延”的万物互联时代开启第66页
        4.2.3 移动互联网对云计算与移动边缘计算的需求增强第66-67页
        4.2.4 对网络资源及性能的定制化需求增强第67页
        4.2.5 对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需求增强第67-68页
    4.3 网络能力体系的模型设计第68-72页
        4.3.1 现有网络架构体系存在的问题第68页
        4.3.2 网络能力转型方向第68-69页
        4.3.3 网络能力设计模型第69-72页
    4.4 网络能力产品设计实践第72-79页
        4.4.1 定向流量产品设计第72-74页
        4.4.2 达量降速产品设计第74-75页
        4.4.3 闲时流量产品设计第75-77页
        4.4.4 移动QoS产品设计第77-78页
        4.4.5 中国电信网络重构在网络能力模型中的投影分析第78-79页
    4.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五章 网络能力集约运营的必要性与策略分析第80-95页
    5.1 引言第80页
    5.2 网络集约运营是移动互联网的需要第80-81页
        5.2.1 网络集约运营是移动互联网应用集约接入与配置的需要第80-81页
        5.2.2 网络集约运营是移动用户服务管理的需要第81页
        5.2.3 网络集约运营是降低移动互联网成本的需要第81页
    5.3 集约运营规模经济的研究与实证第81-89页
        5.3.1 规模经济函数的设计第82-83页
        5.3.2 规模经济函数的计量第83-84页
        5.3.3 计量的指标设定第84-85页
        5.3.4 数据选择与统计性描述第85-86页
        5.3.5 估计结果及分析第86-89页
    5.4 资源让渡使用策略效率模型与实证分析第89-94页
        5.4.1 资源让渡使用策略效率模型第89-92页
        5.4.2 实证分析第92-94页
    5.5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六章 网络集约运营的体制保障研究第95-116页
    6.1 引言第95页
    6.2 理论背景与概念模型第95-99页
    6.3 转型路径的理论假设第99-102页
        6.3.1 转型能力与转型绩效第99页
        6.3.2 转型能力间的关系第99-100页
        6.3.3 体制因素与转型能力第100-102页
    6.4 研究设计第102-107页
        6.4.1 研究方法第102-103页
        6.4.2 问卷设计第103页
        6.4.3 数据收集第103页
        6.4.4 建模过程第103-107页
    6.5 实证分析第107-113页
        6.5.1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第107-110页
        6.5.2 问卷描述信息结果统计第110页
        6.5.3 实证检验第110-113页
    6.6 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策略建议第113-115页
        6.6.1 各个变量之间关系第113-114页
        6.6.2 发展策略建议第114-115页
    6.7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116-120页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16-117页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117-119页
    7.3 结束语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7页
附录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PV多重感染、HPV16 E6/E7变异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下一篇:循环肝癌细胞β-catenin表型鉴定及其临床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