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改性Fe2O3/AC催化剂低温SCR脱硝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NO_x的生成机理第10-11页
    1.3 NO_x的危害第11-12页
    1.4 NO_x的减排技术第12-16页
        1.4.1 燃烧技术控制第13-14页
        1.4.2 烟气减排技术第14-16页
    1.5 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第16-22页
        1.5.1 催化剂的载体第16-18页
        1.5.2 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第18-22页
    1.6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第22-23页
        1.6.1 立题来源第22页
        1.6.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催化剂制备与性能测试第23-29页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23-24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4-25页
        2.2.1 载体的制备第24页
        2.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4-25页
    2.3 SCR实验装置第25-26页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6页
    2.5 催化剂表征第26-28页
        2.5.1 X射线衍射仪(XRD)第26-27页
        2.5.2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第27页
        2.5.3 热分析仪第27页
        2.5.4 程序升温脱附/还原(NH3-TPD/H2-TPR)第27-28页
        2.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28页
    2.6 结论第28-29页
第三章 Fe/AC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性能第29-38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催化剂的制备第29页
    3.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方法第29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29-37页
        3.4.1 AC与 5Fe/AC的低温催化活性第29-30页
        3.4.2 Fe/AC的低温催化活性第30-32页
        3.4.3 催化剂的BET分析第32-35页
        3.4.4 催化剂的XRD分析第35-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添加Cu、Co、Mn对Fe/AC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第38-61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催化剂的制备第38-39页
    4.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方法第39页
    4.4 Fe-Cu/AC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性能第39-42页
        4.4.1 Fe-Cu/AC催化剂的脱硝性能第39-40页
        4.4.2 催化剂XRD表征第40-41页
        4.4.3 催化剂BET表征第41页
        4.4.4 小结第41-42页
    4.5 Fe-Co/AC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活性第42-45页
        4.5.1 Fe-Co/AC催化剂的脱硝性能第42-43页
        4.5.2 催化剂XRD表征第43页
        4.5.3 催化剂BET表征第43-44页
        4.5.4 小结第44-45页
    4.6 Fe-Mn/AC催化剂的低温脱硝活性第45-56页
        4.6.1 Fe-Mn/AC催化剂的脱硝性能第45-46页
        4.6.2 催化剂形貌第46-47页
        4.6.3 催化剂的XRD分析第47-48页
        4.6.4 催化剂BET分析第48-49页
        4.6.5 催化剂XPS分析第49-52页
        4.6.6 催化剂TG分析第52-53页
        4.6.7 催化剂H2-TPR分析第53-55页
        4.6.8 催化剂NH3-TPD分析第55-56页
        4.6.9 小结第56页
    4.7 助剂含量对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的影响第56-58页
    4.8 制备及工况对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4.8.1 氨氮摩尔比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第58页
        4.8.2 氧气浓度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第58-59页
        4.8.3 小结第59页
    4.9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不同烟气来源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第61-68页
    5.1 催化剂制备第61页
    5.2 实验方法第61-62页
        5.2.1 烟气净化装置模拟脱硝实验第61-62页
        5.2.2 管式炉模拟烟气脱硝实验第62页
    5.3 烟气模拟实验脱硝效率第62-65页
        5.3.1 添加Ce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第62-63页
        5.3.2 焙烧温度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第63-64页
        5.3.3 O_2浓度对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第64-65页
    5.4 管式炉模拟实验脱硝效率第65-66页
    5.5 催化剂SEM表征第66-67页
    5.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6.1 全文总结第68-69页
    6.2 工作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科研成果第76-77页
感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涟钢8#高炉布料仿真模型的开发研究
下一篇:包覆纳米铝粉在二氧化碳气氛中的热反应特性及反应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