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小区车位与车库概述及法律性质 | 第11-20页 |
一、车位与车库的定义及其分类 | 第11-13页 |
(一) 住宅小区车位、车库的定义 | 第11页 |
(二) 住宅小区车位、车库的分类 | 第11-13页 |
二、车位与车库的法律性质 | 第13-20页 |
(一)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简明认识 | 第13-16页 |
(二) 车位与车库的法律性质 | 第16-20页 |
第二章 小区车位与车库权属之争议 | 第20-26页 |
一、理论界关于小区车位与车库权属的学说 | 第20-22页 |
(一) 业主所有说 | 第20页 |
(二) 公摊说 | 第20-21页 |
(三) 成本说 | 第21页 |
(四) 开发商所有说 | 第21-22页 |
(五) 约定归属说 | 第22页 |
二、对上述争议的评析 | 第22-26页 |
(一) 业主所有说 | 第22-23页 |
(二) 公摊说 | 第23页 |
(三) 成本说 | 第23-24页 |
(四) 开发商所有说 | 第24页 |
(五) 约定归属说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关小区车位与车库归属的立法概况其借鉴 | 第26-32页 |
一、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关小区车位与车库归属的立法概况 | 第26-30页 |
(一) 美国的立法概况 | 第26-27页 |
(二) 日本的立法概况 | 第27-28页 |
(三) 德国的立法概况 | 第28-29页 |
(四) 法国的立法概况 | 第29页 |
(五) 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概况 | 第29-30页 |
二、上述立法实例对我国在小区车位与车库权属方面的立法启示 | 第30-32页 |
(一) 表现形式和法律规制模式多样化 | 第30页 |
(二) 房地产开发企业负有建设停车位的法定义务 | 第30页 |
(三) 权属模式的探索应具有灵活性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明确权属解决纠纷,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第32-39页 |
一、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小区车位与车库的权属 | 第32-35页 |
(一) 住宅小区地面车位 | 第32页 |
(二) 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式 | 第32页 |
(三) 住宅小区地下停车位、停车库 | 第32-34页 |
(四) 楼房首层架空停车位 | 第34页 |
(五) 楼房屋顶平台停车位 | 第34-35页 |
二、完善有关于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5-39页 |
(一) 健全小区车库、车位的产权登记制度 | 第35页 |
(二) 确立“业主优先权” | 第35-36页 |
(三) 借鉴台湾模式 | 第36-37页 |
(四) 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 第37-38页 |
(五) 政府应该加以适当引导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