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P2P网贷平台借款人信用风险控制研究--以人人贷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1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1-1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2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第12-13页
2 P2P网络平台借贷发展现状及信用风险相关理论概述第13-25页
    2.1 P2P网贷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第13-22页
        2.1.1 P2P网贷发展现状第13-17页
        2.1.2 P2P网贷发展前景第17-21页
        2.1.3 P2P网贷平台发展趋势预测第21-22页
    2.2 P2P网贷平台存在的主要风险第22-23页
    2.3 P2P网贷信用风险相关理论概述第23-25页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3-24页
        2.3.2 信用风险理论第24页
        2.3.3 个人信用风险评估理论第24-25页
3 P2P网贷平台借款人信用风险产生原因分析第25-28页
    3.1 信息不对称第25-26页
    3.2 高借款利率增加借款人违约风险第26页
    3.3 借款人自身原因第26-28页
4 信用风险控制模型在P2P网贷平台的适用性研究第28-36页
    4.1 组合模型概述第28-30页
        4.1.1 组合模型的原理第28页
        4.1.2 组合模型的框架设计第28-30页
    4.2 SVM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原理第30-34页
        4.2.1 SVM的基本原理第30-32页
        4.2.2 Logistic的基本原理第32-34页
    4.3 SVM-Logistic组合模型的实现第34-36页
        4.3.1 SVM-Logistic组合模型的运用原理第34-35页
        4.3.2 SVM-Logistic组合模型的具体实现第35-36页
5 人人贷信用风险控制案例分析第36-41页
    5.1 人人贷公司概述第36-38页
    5.2 人人贷借款人信用风险控制的手段以及存在的问题第38-41页
        5.2.1 人人贷借款人信用风险控制手段第38-39页
        5.2.2 人人贷借款人信用风险控制手段中存在的问题第39-41页
6 人人贷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第41-57页
    6.1 指标选取及其数据来源与处理第41-48页
        6.1.1 指标选取的依据第41-42页
        6.1.2 数据来源第42-43页
        6.1.3 指标的处理第43-48页
    6.2 信息增益筛选特征变量第48-52页
    6.3 基于SVM-Logistic组合模型的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第52-54页
    6.4 SVM-Logistic组合模型的实证结果与检验第54-57页
7 总结与建议第57-60页
    7.1 总结第57-58页
    7.2 不足与建议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第64-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汇发展曲线MBO绩效研究
下一篇:伊利股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