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10-19页 |
1.1 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问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问题的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对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对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2 基本理论阐述及实证方法综述 | 第19-23页 |
2.1 生态补偿的内容 | 第19页 |
2.2 草原生态补偿的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3 相关理论阐述 | 第20页 |
2.3.1 满意度评价理论 | 第20页 |
2.3.2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0页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页 |
2.4 实证方法综述 | 第20-23页 |
2.4.1 截面数据回归分析 | 第20-21页 |
2.4.2 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21-23页 |
3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回顾 | 第23-27页 |
3.1 我国实施的草原生态补偿政策 | 第23-24页 |
3.1.1 2000-2005年草原的相关生态政策 | 第23-24页 |
3.1.2 2006-2010年草原相关生态政策的调整 | 第24页 |
3.1.3 2011年至今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 | 第24页 |
3.2 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及实施标准 | 第24-27页 |
4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第27-29页 |
4.1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 | 第27页 |
4.2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描述 | 第27-29页 |
5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 | 第29-45页 |
5.1 数据来源 | 第29页 |
5.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第29-36页 |
5.3 牧民对草原补奖政策整体满意度实证分析 | 第36-42页 |
5.3.1 变量选取与设定 | 第36-38页 |
5.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页 |
5.3.3 建立有序多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 | 第38-42页 |
5.4 牧民总体收入的实证分析 | 第42-43页 |
5.4.1 变量选取与设定 | 第42页 |
5.4.2 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5.4.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3页 |
5.5 政策满意度与牧民收入的内在联系实证分析 | 第43-44页 |
5.6 得出结论 | 第44-45页 |
6 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6.1 结论分析 | 第45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6.2.1 调整补偿金发放时限 | 第46页 |
6.2.2 严格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政策 | 第46页 |
6.2.3 补偿标准灵活化 | 第46页 |
6.2.4 加强监督补偿金管理和使用 | 第46-47页 |
6.2.5 加大良种补助同时注重科学化养殖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