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地铁下穿运营桥梁风险识别和评价 | 第15-36页 |
2.1 地铁下穿运营桥梁施工风险 | 第15-20页 |
2.1.1 主动结构顶升系统施工风险 | 第16-17页 |
2.1.2 托换体系施工风险 | 第17-19页 |
2.1.3 隧道基坑开挖施工风险 | 第19-20页 |
2.2 基于云理论隧道下穿运营桥梁施工风险评价 | 第20-34页 |
2.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0-21页 |
2.2.2 指标权重计算 | 第21-27页 |
2.2.3 风险评价 | 第27-34页 |
2.3 小结 | 第34-36页 |
3 基于安全施工的主动防护综合体系研究 | 第36-52页 |
3.1 主动防护综合体系研究 | 第36-39页 |
3.1.1 主动防护综合体系及防护原理 | 第37-39页 |
3.2 基于隧道开挖的防护技术研究 | 第39-40页 |
3.2.1 隧道开挖防护原理 | 第39-40页 |
3.2.2 隧道开挖防护方法应用 | 第40页 |
3.3 基于地层变形的防护技术研究 | 第40-44页 |
3.3.1 地层变形防护原理 | 第40-41页 |
3.3.2 注浆加固 | 第41-43页 |
3.3.3 阻隔加固 | 第43-44页 |
3.4 基于既有桥梁的防护技术研究 | 第44-51页 |
3.4.1 基桩托换防护技术研究 | 第44-45页 |
3.4.2 基桩托换在地铁下穿既有桥梁中的应用 | 第45-47页 |
3.4.3 结构顶升防护技术研究 | 第47-48页 |
3.4.4 结构顶升在地铁下穿既有桥梁中的应用 | 第48-51页 |
3.5 小结 | 第51-52页 |
4 动态监测在防护施工中的应用 | 第52-64页 |
4.1 动态监测内容和方法 | 第52-55页 |
4.1.1 既有桥梁监测内容和测点布置 | 第52-53页 |
4.1.2 防护措施施工监测内容和测点布置 | 第53-55页 |
4.1.3 隧道基坑开挖施工监测内容和测点布置 | 第55页 |
4.2 监测频率和控制标准 | 第55-58页 |
4.2.1 各施工阶段监测频率 | 第55-57页 |
4.2.2 各监测项目控制值 | 第57-58页 |
4.3 动态监测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58-63页 |
4.3.1 新桩沉降理论预测 | 第58-62页 |
4.3.2 动态监测在施工中的应用 | 第62-63页 |
4.4 小结 | 第63-64页 |
5 主动防护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 第64-71页 |
5.1 主动防护管理体系 | 第64页 |
5.2 主动防护管理体系在工程中应用 | 第64-70页 |
5.2.1 主动防护管理体系工作流程 | 第64-66页 |
5.2.2 监测结果 | 第66-70页 |
5.3 小结 | 第70-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页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A 地铁下穿运营桥梁指标重要度和风险状态调查问卷 | 第77-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