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 第13-15页 |
·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 第15-16页 |
·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 第16页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研究 | 第16-20页 |
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 第20-30页 |
·人口老龄化的概念界定 | 第20页 |
·人口老龄化的指标体系 | 第20-23页 |
·我国人口结构现状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 | 第23-30页 |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 | 第23-24页 |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 第24-26页 |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 第26-27页 |
·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 第27-30页 |
3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0-42页 |
·我国城镇养老保障体系概述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30-36页 |
·我国目前城镇养老保障体系概述 | 第30-33页 |
·我国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3-36页 |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现有城镇养老保障体系的影响 | 第36-42页 |
·直接影响 | 第37页 |
·间接影响 | 第37-42页 |
4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研究 | 第42-52页 |
·国外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发展经验 | 第42-45页 |
·国外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 | 第45-47页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可以作为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 | 第45-46页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 第46-47页 |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理论基础 | 第47-52页 |
·生命周期假说 | 第47-49页 |
·财富代际传递理论 | 第49-50页 |
·产权分割与资产流动性理论 | 第50页 |
·期权理论 | 第50-52页 |
5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养老模式构建 | 第52-64页 |
·我国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必要性分析 | 第52-53页 |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 第52页 |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需要 | 第52-53页 |
·家庭养老的困境 | 第53页 |
·我国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可行性分析 | 第53-54页 |
·我国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存在的障碍分析 | 第54-57页 |
·传统观念的束缚 | 第54页 |
·土地制度的不明确制约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推行 | 第54-55页 |
·银行开办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 第55-56页 |
·二手房市场发展的滞后 | 第56页 |
·中介机构的不规范 | 第56页 |
·市场缺乏风险规避工具 | 第56-57页 |
·我国城镇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运作模式设计 | 第57-64页 |
6 我国发展城镇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64-68页 |
·政府的政策支持 | 第64-65页 |
·逐步改变传统观念 | 第65页 |
·大力培育二手房市场 | 第65页 |
·逐步发展独立、规范的中介咨询机构 | 第65-68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8-72页 |
·研究结论 | 第68-69页 |
·论文局限 | 第69页 |
·前景展望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中文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英文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