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

呼和浩特地区粮食产量波动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引言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技术路线第12-13页
    1.5 相关说明第13-16页
        1.5.1 概念界定第13-14页
        1.5.2 研究范畴界定第14-15页
        1.5.3 统计数据与研究区域说明第15-16页
2 粮食产量波动问题研究综述第16-21页
    2.1 关于粮食产量波动的理论研究第16-17页
        2.1.1 粮食产量波动理论研究进展第16页
        2.1.2 粮食产量波动的测算第16-17页
    2.2 关于生产要素的配置对粮食产量波动的研究第17-19页
    2.3 关于自然气候的变化对粮食产量波动的研究第19页
    2.4 简要述评第19-21页
3 呼和浩特粮食产量波动现状分析第21-44页
    3.1 粮食总产量的波动特征第21-28页
        3.1.1 1996-2015年呼和浩特粮食总产量概况第21-22页
        3.1.2 总产量波动的测算及检验第22-25页
        3.1.3 测算结果及分析第25-28页
    3.2 粮食品种的波动特征第28-34页
        3.2.1 1996-2015年呼和浩特主要粮食品种产量概况第28-29页
        3.2.2 主要粮食品种对总产量波动贡献率测算第29-32页
        3.2.3 测算结果及分析第32-34页
    3.3 各区域粮食产量的波动特征第34-44页
        3.3.1 1996-2015年呼和浩特各旗县粮食产量概况第34-37页
        3.3.2 基于EMD算法流程各旗县粮食波动分解第37-38页
        3.3.3 运行结果及分析第38-44页
4 呼和浩特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实证研究第44-58页
    4.1 模型总结及选取第44-45页
    4.2 指标选取原则第45页
        4.2.1 地理区域差异原则第45页
        4.2.2 主导因素原则第45页
        4.2.3 指标可操作性原则第45页
    4.3 基本假设条件第45-46页
        4.3.1 不考虑粮食生产的外部性第46页
        4.3.2 不考虑异常气候因素第46页
    4.4 构造层次分析模型第46-52页
        4.4.1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6-47页
        4.4.2 分层次构建判断矩阵第47-49页
        4.4.3 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第49页
        4.4.4 权重的计算第49-50页
        4.4.5 数据标准化处理第50-52页
    4.5 模型求解第52-54页
    4.6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4-58页
        4.6.1 基于指标层粮食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4-56页
        4.6.2 基于准则层粮食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6-58页
5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8-67页
    5.1 主要结论第58-61页
        5.1.1 自然气候是造成粮食产量波动的关键因素第58页
        5.1.2 资本替代劳动力趋势渐显第58-60页
        5.1.3 多元化的种植结构有利于减少粮食产量波动第60-61页
    5.2 政策建议第61-65页
        5.2.1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第61-62页
        5.2.2 加大农业资本投入第62-63页
        5.2.3 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第63页
        5.2.4 完善粮情检测预警机制第63-65页
        5.2.5 加快出台《粮食法》第65页
    5.3 展望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附录第72-83页
作者简介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宽带抗干扰自组网同步与多址接入方案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WIFI的智能家居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