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前言 | 第12-17页 |
| 第一章 纳米氧化锌颗粒表征 | 第17-2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 2 结果 | 第19-21页 |
| 3 讨论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纳米氧化锌对BV-2细胞的毒性作用 | 第23-3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8页 |
| 2 结果 | 第28-34页 |
| 3 讨论 | 第34-39页 |
| 第三章 纳米氧化锌对BV-2细胞自噬的影响 | 第39-5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9页 |
| 2 结果 | 第49-52页 |
| 3 讨论 | 第52-56页 |
| 第四章 纳米氧化锌对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6-6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60页 |
| 2 结果 | 第60-61页 |
| 3 讨论 | 第61-64页 |
| 第五章 PINK1蛋白在纳米氧化锌诱导线粒体自噬中的作用 | 第64-7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8页 |
| 2 结果 | 第68-71页 |
| 3 讨论 | 第71-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 全文总结 | 第79-81页 |
| 综述 | 第81-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102页 |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02-105页 |
| 致谢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