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12-17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1.研究思路 | 第16页 |
2.研究方法 | 第16页 |
3.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梦 | 第17-24页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与中国梦 | 第17-19页 |
1.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 | 第17-18页 |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梦 | 第18-19页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的完成与中国梦 | 第19-20页 |
1.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基础 | 第19页 |
2.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梦 | 第19-20页 |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梦 | 第20页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与中国梦 | 第20-24页 |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梦的新征程 | 第20-21页 |
2.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梦 | 第21-22页 |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梦 | 第22页 |
4.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梦 | 第22-23页 |
5.治国理政理论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梦 | 第23-24页 |
二、中国梦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4-35页 |
(一)中国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24-26页 |
1.中国梦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不能丢这一真理 | 第24-25页 |
2.中国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这一命题 | 第25页 |
3.中国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过程 | 第25-26页 |
(二)中国梦立足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 第26-29页 |
1.中国梦立足于历史的趋势,是正确的选择 | 第26页 |
2.中国梦致力于处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新情况 | 第26-27页 |
3.中国梦致力于解决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新问题 | 第27-28页 |
4.中国梦致力于完成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新任务 | 第28-29页 |
5.中国梦致力于掌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关键 | 第29页 |
(三)中国梦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 | 第29-33页 |
1.中国梦在逻辑结构上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 | 第30页 |
2.中国梦在基本属性上是国家、民族、个人的梦 | 第30-31页 |
3.中国梦在价值追求上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 | 第31-32页 |
4. 中国梦在遵循的原则上是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 第32-33页 |
(四)中国梦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 第33-35页 |
1.关于立场观点方法的论述体现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 | 第33页 |
2.以中国梦为引领的奋斗目标 | 第33-34页 |
3.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坚定方向 | 第34-35页 |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35-42页 |
(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继续坚持中国道路 | 第35-37页 |
1.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 | 第35-36页 |
2.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更加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 第36页 |
3.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 第36-37页 |
(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 第37-39页 |
1.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话语体系 | 第37页 |
2.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思考视角 | 第37-38页 |
3.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意义承载 | 第38-39页 |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自信 | 第39-42页 |
1.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第39-40页 |
2.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第40页 |
3.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争取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