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论文

鲁中山地天然降雨对径流小区产流产沙的影响

符号及缩略词说明表第4-7页
中文摘要第7-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引言第11-18页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8页
        1.2.1 坡面土壤侵蚀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2 天然降雨的侵蚀性特征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3 雨滴击溅侵蚀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1.2.4 降雨对坡面土壤侵蚀产流产沙的影响第16-18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8-25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19页
        2.1.1 地理位置第18页
        2.1.2 水文气象第18-19页
        2.1.3 地形土壤第19页
        2.1.4 植被状况第19页
    2.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2.3 研究方法第20-24页
        2.3.1 试验设施第20-21页
        2.3.2 试验方法第21-24页
    2.4 技术路线第24-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58页
    3.1 天然降雨特征第25-30页
        3.1.1 降雨的分级第25页
        3.1.2 降雨的分配特征第25-26页
        3.1.3 侵蚀性降雨特征第26-27页
        3.1.4 降雨动能特征第27-28页
        3.1.5 降雨侵蚀力特征第28-30页
    3.2 次暴雨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第30-45页
        3.2.1 次暴雨降雨与产流产沙过程第30-40页
        3.2.2 次暴雨各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过程分析第40-43页
        3.2.3 次暴雨雨强与产流率的相关性第43-44页
        3.2.4 次暴雨坡面产流率与产沙率的相关性第44-45页
    3.3 中小型降雨下坡面产流产沙特征第45-53页
        3.3.1 中小雨型降雨与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第45-47页
        3.3.2 中小雨型下各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过程分析第47-50页
        3.3.3 中小雨型下雨强产流率的相关性第50-52页
        3.3.4 中小雨型下产流率与产沙率的相关性第52-53页
    3.4 天然降雨条件下各径流小区产流产沙量对比分析第53-58页
        3.4.1 不同雨型条件下各径流小区产流产沙量对比第53-55页
        3.4.2 年降雨量条件下各径流小区产流产沙量对比第55-58页
4 讨论第58-60页
5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乌兰布和沙漠黄河沿岸磴口段风积沙运移过程与规律
下一篇:金寨县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