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沼气的综合利用概况 | 第13-14页 |
1.3 沼气发酵残余物的综合利用 | 第14-17页 |
1.3.1 沼气发酵残余物的主要成分 | 第14页 |
1.3.2 沼气发酵残余物的应用 | 第14页 |
1.3.3 沼肥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 第14-17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1.5 本试验研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试验设计 | 第19-22页 |
2.1 供试品种 | 第19页 |
2.2 供试肥料 | 第19页 |
2.2.1 沼肥 | 第19页 |
2.2.2 无机肥 | 第19页 |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19-22页 |
2.3.1 大田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2.3.2 盆栽试验设计 | 第20页 |
2.3.3 测定方法 | 第20-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43页 |
3.1 沼肥与化肥配施对玉米大田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22-24页 |
3.1.1 株高 | 第22页 |
3.1.2 叶片鲜重 | 第22-23页 |
3.1.3 茎鲜重 | 第23-24页 |
3.2 叶片光合特性 | 第24-30页 |
3.2.1 叶绿素荧光参数F_0 | 第24-25页 |
3.2.2 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 | 第25-27页 |
3.2.3 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0 | 第27-28页 |
3.2.4 叶面积指数 | 第28-29页 |
3.2.5 SPAD值 | 第29-30页 |
3.3 沼肥与化肥配施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30页 |
3.4 沼肥与钾肥配施对叶片保护酶的影响 | 第30-35页 |
3.4.1 SOD活性 | 第30-32页 |
3.4.2 POD活性 | 第32-33页 |
3.4.3 MDA含量 | 第33-35页 |
3.5 沼肥与钾肥配施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39页 |
3.5.1 根际土壤蔗糖酶 | 第35-36页 |
3.5.2 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 | 第36-37页 |
3.5.3 土壤脲酶 | 第37-38页 |
3.5.4 酸性磷酸酶活性 | 第38-39页 |
3.6 沼肥与钾肥配施对叶片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39-43页 |
3.6.1 IAA含量及IAA/ABA | 第39-40页 |
3.6.2 GA含量及GA/ABA | 第40-41页 |
3.6.3 ZR含量及ZR/ABA | 第41-42页 |
3.6.4 ABA含量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8页 |
4.1 沼肥与化肥配施对不同株型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43页 |
4.2 沼肥与化肥配施对不同株型春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1 叶绿素荧光参数 | 第43页 |
4.2.2 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 | 第43-44页 |
4.3 沼肥与化肥配施对不同株型春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44页 |
4.4 沼肥与钾肥配施对叶片抗氧化酶影响 | 第44-45页 |
4.5 沼肥与钾肥配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45页 |
4.6 沼肥与钾肥配施对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4.7 沼肥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 | 第46-48页 |
4.7.1 沼肥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46页 |
4.7.2 沼肥的应用前景 | 第46-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