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逆变器零逆流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光伏并网逆变器零逆流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零逆流并网技术概述 | 第13-14页 |
1.2.2 逆功率检测方法 | 第14-15页 |
1.2.3 逆变器控制方式 | 第15-17页 |
1.3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7-20页 |
第2章 光伏并网零逆流控制系统建模 | 第20-30页 |
2.1 光伏并网系统的简介 | 第20页 |
2.2 光伏并网系统的分类 | 第20-23页 |
2.2.1 可逆流并网 | 第21页 |
2.2.2 零逆流并网 | 第21-23页 |
2.3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及相关分析 | 第23-27页 |
2.3.1 基于静止坐标系的逆变器数学模型 | 第24页 |
2.3.2 基于同步坐标系的逆变器数学模型 | 第24-27页 |
2.4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路拓扑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零逆流控制策略的实现 | 第30-50页 |
3.1 逆功率预测 | 第30-32页 |
3.2 并网逆变器锁相方法研究 | 第32-36页 |
3.2.1 α βγ坐标系的建立 | 第32-34页 |
3.2.2 旋转变换 | 第34-35页 |
3.2.3 三相闭环锁相的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3.3 SVPWM调制 | 第36-43页 |
3.3.1 SVPWM基本概念 | 第37-39页 |
3.3.2 SVPWM算法分析 | 第39-43页 |
3.4 并网逆变器的零逆流控制策略 | 第43-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零逆流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 第50-64页 |
4.1 零逆流控制系统的整体框架设计 | 第50页 |
4.2 控制系统的主电路设计 | 第50-59页 |
4.2.1 直流单元 | 第51-52页 |
4.2.2 交流单元 | 第52-53页 |
4.2.3 驱动电路 | 第53-54页 |
4.2.4 控制电路 | 第54-59页 |
4.3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9-63页 |
4.3.1 系统主程序 | 第60-61页 |
4.3.2 中断子程序设计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零逆流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64-70页 |
5.1 光伏并网零逆流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 | 第64-65页 |
5.1.1 系统仿真模型 | 第64-65页 |
5.1.2 仿真参数设置 | 第65页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总结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