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22页 |
一、克拉克的生平经历与学术成就 | 第10-18页 |
二、克拉克的研究现状和译介情况 | 第18-20页 |
三、克拉克的理论价值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上篇 文化观与艺术史论 | 第22-99页 |
第一章 现代性反思与"古典的现代性"思想 | 第22-73页 |
第一节 何谓"古典的现代性"? | 第23-32页 |
一、"老去的艺术家"——一则关于现代性的寓言 | 第23-26页 |
二、反思启蒙现代性 | 第26-29页 |
三、文化现代性的两个方案:"古典的现代性"和"激进的现代性" | 第29-32页 |
第二节 "激进的现代性"理论及其危机 | 第32-46页 |
一、激进现代性的"审美救赎"理论 | 第32-35页 |
二、克拉克对"激进的现代性"的质疑 | 第35-46页 |
第三节 克拉克的"古典的现代性"观念 | 第46-73页 |
一、古典思想的现代阐释 | 第47-54页 |
二、艺术教育与人文教化传统 | 第54-60页 |
三、重构自然与艺术的关联 | 第60-66页 |
四、捍卫经典:经典的当代意义 | 第66-73页 |
第二章 艺术史方法论的反思与启示 | 第73-99页 |
第一节 克拉克与20世纪的艺术史论 | 第73-82页 |
一、20世纪艺术史论的时代背景 | 第73-76页 |
二、对形式主义艺术史的批判 | 第76-82页 |
第二节 克拉克的艺术史论 | 第82-89页 |
一、艺术史与文化史 | 第82-86页 |
二、艺术史与古典学术传统 | 第86-89页 |
第三节 重塑"欧洲艺术史"观 | 第89-99页 |
一、"地方风格"的辩证阐释 | 第89-93页 |
二、图像的跨文化迁徙与"欧洲艺术史"意识 | 第93-99页 |
下篇 艺术类型研究及当代意义 | 第99-171页 |
第三章 裸像:古典传统的历史连续性 | 第99-132页 |
第一节 理想美——古典裸像的观念史 | 第100-106页 |
第二节 古典裸像的图像史 | 第106-124页 |
一、古希腊裸像的价值重估 | 第106-111页 |
二、古典裸像的遗存和演变 | 第111-118页 |
三、古典裸像的世俗化 | 第118-124页 |
第三节 先锋派与古典传统的危机 | 第124-132页 |
一、颠覆"理想美"——先锋派的人体意象 | 第124-128页 |
二、先锋派的文化政治及其困境 | 第128-132页 |
第四章 风景画:从古典主义迈向现代主义 | 第132-171页 |
第一节 克拉克与西方风景画论 | 第132-139页 |
一、历史上的风景画论 | 第133-135页 |
二、克拉克的风景画论 | 第135-139页 |
第二节 风景入画的历史与艺术史意义 | 第139-157页 |
一、从背景到主题 | 第139-144页 |
二、从自然到风景 | 第144-151页 |
三、迈向"纯粹性" | 第151-156页 |
小结 | 第156-157页 |
第三节 反思风景画的意识形态维度及当代意义 | 第157-171页 |
一、"风景入画"的意识形态和表征机制 | 第157-162页 |
二、"风景如画":风景画的当代效应及批判 | 第162-166页 |
三、气象景观与文化记忆——再议西方风景画的生态审美意识 | 第166-171页 |
结语 | 第171-173页 |
致谢 | 第173-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