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1.资料与方法 | 第13-19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1.2 研究标准 | 第13-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研究结果 | 第19-25页 |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 第19-20页 |
2.2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 | 第20页 |
2.3 两组患者排卵期子宫内膜类型的改善情况 | 第20-21页 |
2.4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容积的改善情况 | 第21页 |
2.5 两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改善情况 | 第21-22页 |
2.6 两组患者螺旋动脉改善情况 | 第22-23页 |
2.7 两组患者排卵期子宫内膜血流改善情况 | 第23-24页 |
2.8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 | 第24页 |
2.9 两组患者总体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 | 第24-25页 |
2.10 两组患者妊娠率和妊娠成功率情况 | 第25页 |
3.讨论 | 第25-38页 |
3.1 中医对隔姜灸脐法治疗宫寒不孕的认识 | 第25-29页 |
3.2 西医对子宫内膜容受性超声指标的认识 | 第29-32页 |
3.3 隔姜灸脐法对宫寒不孕症子宫内膜容受性作用的探讨 | 第32-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附录 综述 | 第4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