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引言 | 第7页 |
·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阶段 | 第7-9页 |
·国外的自锚式悬索桥 | 第7-8页 |
·我国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 | 第8-9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第二章 自锚式独塔悬索桥的结构特点和研究理论 | 第10-29页 |
·自锚式独塔悬索桥的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 | 第10-12页 |
·自锚式独塔悬索桥的结构形式 | 第10-11页 |
·自锚式独塔悬索桥的受力特点 | 第11-12页 |
·自锚式独塔悬索桥静力研究理论 | 第12-16页 |
·弹性理论 | 第12-14页 |
·挠度理论 | 第14-15页 |
·有限位移理论 | 第15-16页 |
·自锚式独塔悬索桥动力研究理论 | 第16-18页 |
·非线性自锚式独塔悬索桥得有限元研究方法 | 第18-25页 |
·自锚式悬索桥分析的非线性影响 | 第18-19页 |
·自锚式独塔悬索桥几何非线性研究方法 | 第19-25页 |
·非线性有限元问题的解法 | 第25-29页 |
·载荷增量法 | 第25-26页 |
·迭代法 | 第26页 |
·混合法 | 第26-27页 |
·带动坐标的迭代法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自锚式独塔悬索桥结构参数变化对结构静力特性的影响 | 第29-39页 |
·引言 | 第29页 |
·自锚式独塔悬索桥静力研究理论 | 第29页 |
·佛山平胜大桥及有限元模型 | 第29-32页 |
·佛山平胜大桥 | 第29-31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自锚式独塔悬索桥的静力特性分析 | 第32-37页 |
·主缆矢跨比的影响 | 第32-33页 |
·加劲梁预拱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加劲梁轴向刚度的影响 | 第35页 |
·加劲梁竖向刚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主缆抗拉刚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自锚式独塔悬索桥设计参数对结构的影响 | 第39-47页 |
·引言 | 第39页 |
·基本动力特性分析 | 第39-42页 |
·计算模型及主要假定 | 第39-40页 |
·工程实例及有限元模型 | 第40页 |
·平胜大桥的频率和振型分析 | 第40-42页 |
·自振特性 | 第42页 |
·结构参数变化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42-46页 |
·恒载变化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加劲梁刚度变化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索塔刚度变化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自锚式独塔悬索桥在不同结构体系下的分析 | 第47-56页 |
·引言 | 第47页 |
·悬索桥主要结构体系 | 第47-48页 |
·漂浮体系或半漂浮体系 | 第47页 |
·塔、梁弹性约束体系 | 第47页 |
·塔、梁固结体系 | 第47-48页 |
·工程实例以及有限元模型 | 第48-49页 |
·工程实例 | 第48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48-49页 |
·不同结构体系下静力特性分析 | 第49-51页 |
·制动力作用分析 | 第49-50页 |
·活载作用分析 | 第50页 |
·温度载荷作用分析 | 第50-51页 |
·不同结构体系下动力特性分析 | 第51页 |
·塔、梁弹性约束体系分析 | 第51-55页 |
·塔、梁弹性约束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 第52-53页 |
·塔、梁弹性约束体系反应谱分析 | 第53-55页 |
·弹性约束刚度的影响 | 第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