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及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及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5.1 本文的创新 | 第16页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基础理论 | 第17-27页 |
2.1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概述 | 第17-19页 |
2.1.1 海关罚没财物的涵义和特点 | 第17-18页 |
(1) 海关罚没财物的涵义 | 第17页 |
(2) 海关罚没财物的特点 | 第17-18页 |
2.1.2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涵义和特点 | 第18-19页 |
(1)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涵义 | 第18页 |
(2)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特点 | 第18-19页 |
2.2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制度体系 | 第19页 |
2.3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 第19-21页 |
2.3.1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目标 | 第19-20页 |
2.3.2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原则 | 第20-21页 |
2.4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岗位设置及其职责 | 第21-22页 |
2.4.1 综合记账岗位职责 | 第21页 |
2.4.2 仓储保管岗位职责 | 第21-22页 |
2.4.3 估价岗位职责 | 第22页 |
2.4.4 竞价岗位职责 | 第22页 |
2.4.5 拍卖监督岗位职责 | 第22页 |
2.4.6 变卖款管理岗位职责 | 第22页 |
2.4.7 其他物品处置岗位职责 | 第22页 |
2.5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措施 | 第22-24页 |
2.5.1 不相容职务分离管理 | 第23页 |
2.5.2 层级管理 | 第23页 |
2.5.3 记录管理 | 第23-24页 |
2.5.4 按业务划分的内控节点风险管理 | 第24页 |
2.6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要素 | 第24-25页 |
2.7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流程 | 第25-27页 |
第3章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7-38页 |
3.1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 第27-29页 |
3.1.1 法律依据及国家有关政策不明确 | 第27-28页 |
3.1.2 滞后的制度对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束缚 | 第28页 |
3.1.3 缺乏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处置细则 | 第28-29页 |
3.2 外部门因素影响海关罚没财物管理 | 第29-30页 |
3.3 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配置不足 | 第30-31页 |
3.3.1 罚没财物管理的人力不足 | 第30页 |
3.3.2 罚没财物管理的财力不足 | 第30-31页 |
3.3.3 罚没财物管理的物力不足 | 第31页 |
3.4 罚没财物管理系统处于信息孤岛 | 第31-32页 |
3.5 海关罚没财物内部控制高风险环节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3.5.1 仓储条件 | 第32页 |
3.5.2 入库环节 | 第32-33页 |
3.5.3 保管环节 | 第33-34页 |
3.5.4 处置环节 | 第34-36页 |
3.5.5 出库环节 | 第36页 |
3.6 对海关的误解与舆论监督 | 第36-38页 |
3.6.1 新闻媒体的误导 | 第36-37页 |
3.6.2 负面传言仍盛行 | 第37页 |
3.6.3 敏感发达的社会舆论监督 | 第37-38页 |
第4章 完善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建议 | 第38-49页 |
4.1 完善海关罚没财物管理制度体系 | 第38页 |
4.1.1 建立与海关罚没财物管理制度配套的实施细则 | 第38页 |
4.1.2 寻求外部制度支持 | 第38页 |
4.1.3 补充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 | 第38页 |
4.2 增强海关罚没财物管理工作合力 | 第38-39页 |
4.2.1 加强海关内部部门协作 | 第38-39页 |
4.2.2 明确相关部门职责 | 第39页 |
4.2.3 加强外部协调 | 第39页 |
4.3 合理配置海关罚没财物管理资源 | 第39-41页 |
4.3.1 合理配置海关罚没财物管理人力资源 | 第39-41页 |
4.3.2 加大海关罚没财物管理财力保障 | 第41页 |
4.3.3 加大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物力保障 | 第41页 |
4.4 优化海关罚没财物管理人员知识结构 | 第41-42页 |
4.4.1 加强海关罚没财物管理人员的培训 | 第41-42页 |
4.4.2 建设海关罚没财物管理案例库 | 第42页 |
4.4.3 建立海关罚没财物管理专家制度 | 第42页 |
4.5 提高处置效率 | 第42-44页 |
4.5.1 建立预警督察机制 | 第42-43页 |
4.5.2 优化拍卖模式 | 第43-44页 |
4.5.3 积极探索推行网络拍卖 | 第44页 |
4.6 优化管理系统,引入技术手段 | 第44-45页 |
4.6.1 优化现有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系统 | 第44-45页 |
4.6.2 引入科技手段辅助海关罚没财物管理 | 第45页 |
4.7 完善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考核体系并与激励手段合理挂钩 | 第45-47页 |
4.7.1 完善海关罚没财物管理内部控制评价 | 第45-46页 |
4.7.2 完善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绩效评价 | 第46-47页 |
4.7.3 合理采取激励手段 | 第47页 |
4.7.4 建立业务考核与资金分配挂钩机制 | 第47页 |
4.8 形成良好管理文化环境 | 第47-48页 |
4.9 提升海关罚没财物管理的社会正面影响力 | 第48-49页 |
4.9.1 做好宣传工作 | 第48页 |
4.9.2 拓展宣传渠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