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及现状 | 第13-15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2章 睡眠和生理信号简介 | 第18-28页 |
2.1 睡眠医学知识简介 | 第18-23页 |
2.1.1 睡眠呼吸暂停事件 | 第18页 |
2.1.2 睡眠分期 | 第18-22页 |
2.1.3 睡眠周期 | 第22-23页 |
2.2 生理信号简介 | 第23-25页 |
2.2.1 心电信号 | 第23-24页 |
2.2.2 脉搏信号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8页 |
第3章 信号特征点提取 | 第28-36页 |
3.1 信号预处理 | 第28-29页 |
3.2 峰值提取 | 第29-33页 |
3.2.1 常用的峰值检测 | 第29-30页 |
3.2.2 小波变换法峰值点检测 | 第30-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4章 HRV和PRV的指标算法 | 第36-48页 |
4.1 时域指标 | 第36页 |
4.2 频域指标 | 第36-40页 |
4.2.1 AR模型 | 第37-38页 |
4.2.2 Burg算法 | 第38-40页 |
4.3 非线性指标 | 第40-43页 |
4.3.1 样本熵 | 第40-41页 |
4.3.2 模糊测量熵 | 第41-43页 |
4.4 统计分析 | 第43-46页 |
4.4.1 单样本K-S检验 | 第43-44页 |
4.4.2 非参数检验 | 第44-45页 |
4.4.3 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研究结果的呈现与分析 | 第48-62页 |
5.1 研究对象 | 第48-53页 |
5.2 HRV和PRV指标结果在不同睡眠阶段的对比 | 第53-55页 |
5.3 HRV和PRV指标结果在不同睡眠阶段的变化趋势 | 第55-57页 |
5.4 HRV和PRV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第57-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7页 |
6.1 总结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