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0页 |
1.1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及应用 | 第11-14页 |
1.1.1 均聚物和无规共聚物 | 第12-13页 |
1.1.2 嵌段共聚物 | 第13页 |
1.1.3 接枝聚合物和支化聚合物 | 第13-14页 |
1.2 刺激响应高分子聚合物 | 第14-20页 |
1.2.1 温度响应型聚合物 | 第15-16页 |
1.2.2 pH响应型聚合物 | 第16-17页 |
1.2.3 氧化还原响应型聚合物 | 第17页 |
1.2.4 光响应型聚合物 | 第17-18页 |
1.2.5 电响应型聚合物 | 第18-19页 |
1.2.6 磁响应型聚合物 | 第19-20页 |
1.3 光响应型聚合物生物纳米材料 | 第20-28页 |
1.3.1 基于光致异构的聚合物纳米材料 | 第20-23页 |
1.3.2 基于光诱导重排的聚合物纳米材料 | 第23-24页 |
1.3.3 基于光致断裂的聚合物纳米材料 | 第24-27页 |
1.3.4 基于光致交联的聚合物纳米材料 | 第27-28页 |
1.3.5 基于光致能量转换的聚合物纳米材料 | 第28页 |
1.4 本论文课题的提出 | 第28-30页 |
第二章 5-羟基2硝基苯甲醇及光敏化聚乙二醇的制备及表征 | 第30-42页 |
2.1 前言 | 第30-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5页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1-32页 |
2.2.2 光敏单体 5-羟基2硝基苯甲醇的制备 | 第32-33页 |
2.2.3 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酰化的制备 | 第33-34页 |
2.2.4 光敏化聚乙二醇的制备 | 第34-35页 |
2.2.5 核磁共振波谱测试(1HNMR) | 第35页 |
2.2.6 凝胶渗透色谱仪测试(GPC) | 第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2.3.1 5-羟基2硝基苯甲醇的制备 | 第35-36页 |
2.3.2 5-羟基2硝基苯甲醇的表征 | 第36页 |
2.3.3 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酰化的制备 | 第36-37页 |
2.3.4 聚乙二醇对甲苯磺酰化的表征 | 第37-39页 |
2.3.5 光敏化聚乙二醇的制备 | 第39页 |
2.3.6 光敏化聚乙二醇的表征 | 第39-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含邻硝基苄的光响应型三嵌段共聚物胶束 | 第42-60页 |
3.1 前言 | 第42-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8页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3-44页 |
3.2.2 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第44-45页 |
3.2.3 PLA-NB-PEG-NB-PLA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第45-46页 |
3.2.4 共聚物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试 | 第46页 |
3.2.5 共聚物胶束的制备 | 第46页 |
3.2.6 胶束载药率和包封率的测定 | 第46-47页 |
3.2.7 载药胶束的体外释放 | 第47页 |
3.2.8 核磁共振波谱测试(1HNMR) | 第47页 |
3.2.9 凝胶渗透色谱仪测试(GPC) | 第47页 |
3.2.10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UV-VIS) | 第47页 |
3.2.11 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测试仪(DLS) | 第47页 |
3.2.12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TEM) | 第47-4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8页 |
3.3.1 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第48-50页 |
3.3.2 PLA-NB-PEG-NB-PLA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第50-52页 |
3.3.3 共聚物临界胶束浓度的测试 | 第52-53页 |
3.3.4 阿霉素标准曲线 | 第53页 |
3.3.5 空白胶束与载药胶束的对比研究 | 第53-55页 |
3.3.6 共聚物胶束的光响应性能研究 | 第55-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含邻硝基苄的光和温度响应型共聚物水凝胶 | 第60-73页 |
4.1 前言 | 第6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0-64页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60-62页 |
4.2.2 PCL-PEG-PCL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第62页 |
4.2.3 PCL-NB-PEG-NB-PCL三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 第62-63页 |
4.2.4 核磁共振波谱测试(1HNMR) | 第63页 |
4.2.5 凝胶渗透色谱仪测试(GPC) | 第63页 |
4.2.6 复合共聚物水溶液的溶胶-凝胶转变温度测试 | 第63页 |
4.2.7 动态力学分析(DMA) | 第63页 |
4.2.8 紫外分光光度仪(UV-VIS) | 第63页 |
4.2.9 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测试(DLS) | 第63-64页 |
4.2.10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TEM) | 第64页 |
4.2.11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第6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4-72页 |
4.3.1 PCL-PEG-PCL和PCL-NB-PEG-NB-PCL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第64-66页 |
4.3.2 两种共聚物复合的溶解性及温度响应的相转变研究 | 第66-70页 |
4.3.3 复合共聚物的光响应特性研究 | 第70-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3-76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73-74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