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avaEE和模糊理论的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12-1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13页 |
1.3.4 章节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15-25页 |
2.1 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分析 | 第15-17页 |
2.1.1 中小学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16页 |
2.1.2 改进中小学教学评价体系的方案 | 第16-17页 |
2.2 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结构设想 | 第17-20页 |
2.2.1 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的统筹管理体系 | 第17-18页 |
2.2.2 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的教学标准体系 | 第18页 |
2.2.3 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的教学制度体系 | 第18-19页 |
2.2.4 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 | 第19-20页 |
2.3 系统评价流程分析 | 第20-21页 |
2.4 中小学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与效果 | 第21-24页 |
2.4.1 评价体系方案设计 | 第21-22页 |
2.4.2 中小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 第22页 |
2.4.3 中小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的实施与效果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构建中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 第25-39页 |
3.1 常见的教学质量评价理论方法 | 第25-29页 |
3.1.1 BP神经网络法 | 第25-26页 |
3.1.2 层次分析法 | 第26-27页 |
3.1.3 专家评判法 | 第27-28页 |
3.1.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8-29页 |
3.2 教学评价方法择优性分析 | 第29-31页 |
3.2.1 基于BP神经网络教学评价方法的分析 | 第29-30页 |
3.2.2 基于层次分析教学评价方法的分析 | 第30页 |
3.2.3 基于专家评判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分析 | 第30-31页 |
3.2.4 基于模糊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分析 | 第31页 |
3.3 构建中小学授课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 第31-37页 |
3.3.1 模糊理论的综合评价应用 | 第31-32页 |
3.3.2 确立模糊模型 | 第32-34页 |
3.3.3 构建评价指标方案 | 第34-35页 |
3.3.4 构建中小学授课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设计 | 第39-49页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第39-42页 |
4.1.1 持久层JPA的择优性 | 第39-40页 |
4.1.2 业务逻辑层EJB的择优性 | 第40-41页 |
4.1.3 视图层JSF的择优性 | 第41-42页 |
4.1.4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第42页 |
4.2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第42-46页 |
4.2.1 系统用户分析与设计 | 第42-44页 |
4.2.2 系统评价功能性分析与设计 | 第44-45页 |
4.2.3 系统模糊综合评价设计 | 第45-46页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第49-57页 |
5.1 系统安全验证的实现 | 第49-50页 |
5.2 中小学评价体系指标管理的实现 | 第50-52页 |
5.2.1 系统评价一级指标管理 | 第50-51页 |
5.2.2 系统评价二级指标管理 | 第51-52页 |
5.3 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的实现 | 第52-54页 |
5.3.1 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的实现 | 第52-53页 |
5.3.2 中小学教学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实现 | 第53-54页 |
5.4 系统功能测试 | 第54-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